2025年3月9日彩虹雷藏寺蓮花童子護摩法會報導
#TBSN蓮花麗樺報導
2025年3月9日,西雅圖彩虹雷藏寺恭請聖尊蓮生法王主壇蓮花童子護摩法會。當天適逢農曆二月初十,亦是法王出家39週年的紀念日。護摩儀式結束後,現場播放由宗委會製作的出家39年紀念影片,隨後,法王更即興唱起印尼文生日歌,為這特別的日子增添歡樂氛圍。
【法王談出家的因緣:因掉髮而剃度,乃是命中註定】
在開示中,法王回憶起39年前剃度出家的因緣,語帶風趣地表示:「這個出家的因緣,講起來讓人不敢相信。」當時43歲的法王,住在真佛密苑,某天晚上洗澡時,驚覺大量掉髮,「每次洗頭都抓起一大把頭髮,這樣太麻煩了,不如乾脆剃光頭,從此就沒有掉髮的煩惱。」法王幽默地說:「其實不需要講得那麼冠冕堂皇,理由很簡單,就是每次洗頭都掉髮,所以索性剃光頭。」
當時,香港慧泉寺的果賢大和尚正好在西雅圖,得知此事後提議:「那就正式剃度吧!」法王當下爽快應允,「就這麼簡單,人生的經歷就是如此。」法王更強調,這並非偶然,而是「命中註定的安排」,並感嘆若當年未剃度,今日道場內恐怕不會有這麼多光頭弟子,令人會心一笑。
【下週主壇「大隨求菩薩護摩法會」】
法王預告,2025年3月16日(週日)下午3點,將舉行「大隨求菩薩護摩法會」,隨即介紹大隨求菩薩的心咒:「嗡。摩訶鉢拉底。薩落。梭哈。」以及菩薩的經典手印「梵篋印」,並強調此尊法門感應甚大,隨求隨應。
【「蓮花童子」因緣——瑤池金母的授記】
此次護摩法會主尊為大白蓮花童子,法王也回憶起當年與蓮花童子的殊勝因緣:遇見瑤池金母的那天晚上,祂帶我到天上去,看見一片耀眼的白光,耳邊傳來金母的聲音:「這就是你的本地,你就是蓮花童子。」然而,當法王將此事告知佛教界的長老們時,竟無人能解釋「蓮花童子」的來歷,甚至連父親聽聞後,也笑稱:「你是蓮花童子?那你不就是哪吒?我是李靖,托塔天王。」此段回憶引起現場信眾一片歡笑。
法王提及,當年在軍中擔任測量官時,連長莊銘石還曾詢問他是否「精神不太正常」,因為法王當時已自稱「蓮花童子」。多年後,莊連長親自到台灣雷藏寺探望,法王與之共餐時,對方悄悄問了一句:「你現在還喝酒嗎?」法王莞爾一笑,回答:「現在不喝了,只喝豆漿。」
緊接著,法王開示楞嚴經「卷第一」中的:
如來知彼婬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消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於時復有恒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阿難遭遇摩登伽女險失戒體】
蓮生法王指出,摩登伽女屬於「黃髮外道」,其師承自娑毗迦羅先,並精通梵天咒。阿難因為受到梵天咒的影響而失去意識,被摩登伽女帶至房間,險些失去戒體。此刻,他不再是持缽化緣的修行者,而是險些成為佈施者,將自身獻予對方,情勢極為危急。
【釋迦牟尼佛的他心通感應】
當釋迦牟尼佛正在波斯匿王宮中接受供養時,祂憑藉「他心通」立即察覺到阿難身處險境,決定迅速吃完就返回祇桓精舍。同行的包括波斯匿王、大臣、長者、居士等,眾人皆渴望聆聽佛陀法要。
【佛陀放光顯化 宣說楞嚴咒】
回到祇桓精舍後,釋迦牟尼佛端坐法座,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顯現千葉寶蓮,並化現另一尊佛,結跏趺坐於蓮花之上,開始宣說楞嚴咒。此舉不僅展現佛陀的威德與不可思議的法力,也為後續的救援行動奠定基礎。
【文殊師利奉命施救】
佛陀當即命令文殊師利菩薩攜帶楞嚴咒前往救護阿難。文殊師利如同《西遊記》中孫悟空駕駛觔斗雲一般,瞬間趕至阿難所在之地。祂當場誦念楞嚴咒,破除了梵天咒的影響,使阿難立即清醒,從迷幻中解脫出來。
【帶回阿難與摩登伽女】
文殊師利菩薩不僅救回阿難,還順勢將摩登伽女一併帶回祇桓精舍。這一行動體現了菩薩的智慧與慈悲,既拯救了阿難,也讓摩登伽女有機會親近佛法,改邪歸正。
阿難悲泣懺悔 佛陀慈悲開示
回到佛前,阿難痛哭流涕,深深懺悔自己的輕忽。法王提到,阿難尊者雖長期隨侍釋迦牟尼佛,卻因未曾真正實修佛法,而缺乏道力、禪定與智慧,導致一時迷失。由此可見,修行不僅是聽聞佛法,更需實修,才能累積真正的功夫。
當阿難尊者醒悟自身不足,至誠向佛懺悔並請求開示「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的方法。釋迦牟尼佛即教導方法有三,即奢摩他(止)、三摩(觀)與禪那(定)。這三者是修行的最初方便,亦是通往覺悟的重要階梯。
【止、觀、定的內涵】
奢摩他(止):即「止」,意指讓心靜止,停止一切雜念與妄想。
三摩(觀):即「靜慮」,觀你的本尊在虛空中,然後你進入本尊的心中,你變成本尊。
禪那(定):即「定力」,透過止與觀的雙運,最終達到深層禪定,變得清淨。
在密教修行中,蓮生法王進一步解釋「止、觀、定」的應用,如雙身法的修持。修行者首先需產生慾望,至關鍵時刻則運用「止」來制止,接著透過「觀」來觀想本尊,使內心轉化為清淨,最終達到「禪定」,這就是止觀雙運的修行方式。法王強調,只是舉一個例子,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修雙身法。
【道家的修行對應】
蓮生法王亦提及,道家修行講求「順者生人,逆者成仙」。凡夫順應自然生育,而修道者則逆轉精氣,透過「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的方式來達到成仙之境。這與佛法中止觀雙運的修行有異曲同工之妙。
【修行的實踐】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修行的核心便是「止、觀、定」,透過止息雜念、觀察本性、最終安住於定力,便能步入菩提正道。這正是十方如來皆能成就覺悟的法門,就是止觀雙運,得到禪定,最初方便。
法王進一步解釋,此時十方大阿羅漢雲集祇桓精舍,眾多菩薩與辟支佛也齊聚一堂。辟支佛即圓覺聖者,雖無師承,卻能自行開悟。祂們懷著虔敬之心,靜坐於座位上,專注聆聽釋迦牟尼佛的法音。
開示結束後,法王慈悲賜授現場與會「大白蓮花童子法」灌頂,,法會在此圓滿結束。
------------------------
#彩虹雷藏寺法會報名 鏈接: https://tbs-rainbow.org/Donate
#蓮花童子
下個星期法會主尊為 #大隨求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