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8日彩虹雷藏寺紅財神護摩大法會
#TBSN報導
2021年2月28日,西雅圖彩虹雷藏寺在2月的最後一天,舉辦了紅財神護摩法會。隨著冬季的落幕,紅財神的賜福也給回春的大地帶來生機,給正在復甦的經濟帶來一線希望。這場法會非常殊勝,蓮生法王看到虛空中有千萬個護摩爐燃燒著,而且紅財神喜歡的供品也佈滿虛空。同時看到五方五如來,妙音天女,及法王的母親(師媽菩薩),父親,祖父,祖母及弟弟都蒞臨法會。這是一場不同凡響的法會,感受與往常不同,並且靈氣非常的旺盛。即使在遠方參加網路修法的弟子們也都感受到強烈的法流。
緊接著法王通告下個星期日(三月七日)是不空絹索觀世音菩薩的護摩法會。菩薩法力無邊,有不空之名,能夠讓祈求者的願望不空,希望每個人都能所求如願。
接下來在「你問我答」與法王的互動環節,一位來自臺灣的弟子對紅財神的儀軌有些疑問:在紅財神的儀軌中行者先觀想自己變成成就的根本本尊,再進入正行,那麼這裡的本尊是指哪一尊?是紅財神、行者的根本本尊、紅財神本地的金剛薩埵、或可以是根本上師?法王解答說可以化為成就的根本本尊或直接化為紅財神,都是可以的,兩者都可以。
關於紅財神法的第二個疑問是有關入本尊三摩地,是指觀紅財神入我我入、或是成就根本本尊的三摩地?法王解答:這裡是可以做三者合壹的三摩地,因為根本本尊也可以進入紅財神的三摩地,所以可以本尊,紅財神及行者本身三者合一。
這位弟子的第三個疑問是:奉送財神回天,請問要觀想嗎?法王解答:在密教的事部法都是要送本尊回到本地的,是有「送車輅」的環節,是用車輪的手印,代表兩個車輪,恭送本尊,是一個象征性的儀式。
關於紅財神最後的疑問是為什麼財神法只有紅財神法是以自變本尊去迎請紅財神來賜福?這其中有何密意?法王解答,這是師父所教的儀軌,並沒有特別的解釋。好比日常生活中,當你需要到達一個地方,你有很多種方法前往,所以修法雖有不同的儀軌,但最為重要的,是要有好的覺受。法王希望今日的法會會給每個人帶來好的感應。
接下來一位來自美國的弟子,想知道在優兔(YouTube)和臉書(Facebook)上播放的護摩法會,觀看後,是否可以得到加持及允許去修行所傳的知識?法王解答:只要用心,就可以得到加持。例如護摩法會,用心進入護摩火中,與火合一,就會得到護摩的加持,所以心是很重要的。因為成就正等正覺的時候也是用了心,才能達到。修法的時候也是用了心以後才得到上師、本尊及護法的加持。同樣,下三惡道,也是因為用了心,比如產生了貪嗔癡之心。因為這些惡念,會讓行者下三惡道。為了避免惡念的升起,我們要把世間所有的有情眾生都看成老師,因為他們都是來教導我們的。每個人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都是有意義的。關於這個問題的第二點,答案是需要有灌頂,才可以正式的修傳授的法。
最後一個問題來自泰國的弟子。他問不共法護摩法會時沒有灌過頂可以在網路同修此不共法及持咒嗎?蓮生法王告訴弟子,最好有灌頂,有灌頂才可以持咒及結手印。
這位弟子還問,嬰孩灌頂時沒有持咒觀想結手印會有灌相嗎? 法王開示,在時輪金剛法裡對剛出生的嬰兒有七種灌頂,例如用水洗,戴裝飾品等。關於灌相,也許可以從嬰兒本身的反應看出。
道果原文:
頌雲:「百種相異禪定能等至」, 謂:勇行及獅子奮迅等三摩地, 如:《大般若經》中所出百種相異之等至( 定 )。
結合下文, 頌雲:「種種神變剎那生」, 謂:上身出火、 下身出水等, 及由一變多、 復由多變一等能現百變。
如是外境顯現出生七類百功德, 內緣起為見內之淨土。
頌雲:「不見內則不見外」,依《十地經》所出十二類百功德而釋之, 此處略為七, 即前述之內緣起七菩提支; 總之, 不見脈宮殿, 見外化身百淨土等。
在道果講解的部分,蓮生法王開示:很多阿羅漢成就的時候,會有上身出火、下身出水等現象,是因為身體本身的變化,是因為地水火風都在體內,包括光明。成就後,就不僅僅是一個靈魂,而是會放出百千億的蓮花童子,弟子們也會得到百千億的夢示,這就是「由一變多、復由多變一等能現百變」。這就是為什麼世界各地的弟子可以在同一時間得到夢示及加持,以及很多神跡、神變的顯現。例如桃園共修會弟子的口吃,在夢中得到加持,便不治而愈。以及一位馬來西亞的弟子生病住院,在夢中到了陰間地府,被下油鍋的時候,持了一句蓮花童子心咒就被蓮生法王的手掌救出,而後慢慢得到治愈並出院。
本期道果最後一段的意思是儘管我們看不到體內脈的宮殿,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自己本身在很多淨土出現。密教強調,自己就是本尊,而周圍的人都是眷屬,所住的地方就是宮殿、淨土。在修法的時候要常常這樣觀想。雖然在因地修行,但也一樣是在果地。
法會後,法王再次和zoom線上世界各地的同門打招呼,大家依依不捨的呼喚著、感恩法王的加持及賜福,也都在默默祈禱著疫情速速結束,可以再次與根本上師歡聚一堂。之後法王賜予與會大眾紅財神法的灌頂,法會就在這一股股強烈且光明的法流傾注下圓滿結束了。
法會開示文,請看真佛報行動網
www.tbsva.org/tbnw/epaper_detail14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