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聖尊蓮生活佛 主持彩虹雷藏寺「瑤池金母護摩法會」暨《維摩詰經》第252講
你問我答 互動就是力量 第 446集
我們進入主題吧,你問我答,新加坡蓮花忠一問的。
Q1 修九節佛風能感受氣行走是正常嗎?
做「九節佛風」之時,雖是靠觀想,並未自主控制呼吸,卻能感受氣在行走,這是正常嗎?
A1 九節佛風不用特別做觀想
九節佛風,我沒有用觀想,當然是右鼻孔入,左鼻孔出;左鼻孔入,右鼻孔出;兩個鼻孔入,然後衝到頂再下來,再從兩個鼻孔出。這樣子顛倒來顛倒去,一共九節。事實上你可以自主的呼吸,不需要用觀想,你把氣吸進來,然後轉出去,再呼出去,可以氣跟你的念頭是一致的,觀想只是一般的少少部分。
九節佛風一定要自主控制呼吸
並未自主控制呼吸,如果你還是用平常的呼吸就不對了,對不對?你必須要控制自己的呼吸,吸進來的氣,然後氣運到你的右鼻孔再呼出去,從右鼻孔再吸進來,再從左鼻孔呼出去,這都是可以的。兩個鼻孔吸進來,再從兩個鼻孔呼出去,這個氣都可以走的。他並未自主控制呼吸,這就不對了,你就是平常呼吸一樣,哪裡是對的?不對的。一定要自主控制呼吸,做九節佛風,這樣子才是對的。
Q2 如何以真空妙有解釋地球生滅?
佛教講「真空妙有」,地球誕生前是真空嗎?地球毀滅之後是真空嗎?地球生跟滅之間是妙有嗎?
A2 一切本空 因緣所生皆是妙有
也可以這樣子講,但是不是講這個,不是講這個。一切本來就是真空的,因緣所生的,全部都是妙有,不是講地球,跟地球沒有什麼關係,地球當然也是其中一部分啦。
因緣所生的,全部都是妙有,不是因緣所生的,那就是真空,就這樣子而已。本來就是真空,依有因、有緣,有他的過程,那是妙有,真空妙有是這樣子講。
真空是無為法 妙有是有為法
所謂真空就是無為法,妙有就是有為法,真空就是出世法,妙有就是入世法。不只是講地球而已,而是包含整個宇宙星辰。
這個世界太大了,到現在為止,人也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太陽不是只有一個太陽系,太陽系有一百多個,我們所看到只是一個太陽。太陽系有多少個?多的不得了,有多少個太陽系?所以不是地球誕生以前是真空嗎?地球毀滅以後是真空嗎?地球生跟滅之間是妙有嗎?我們本來就是真空,因緣生下你,就是妙有,你走了以後又是真空。其實講起來,真空就是「究竟」,妙有就是「不究竟」,所謂真空,如果按照智慧來講就是「根本智」,妙有是「分別智」,地球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其他太多了。
Q3 佛弟子應該要區別佛的差異嗎?
佛弟子應該要區別佛與佛之間嗎?我覺得一般的佛弟子如同上幼兒園的學生,有何資格分別博士和博士呢?
A3 維摩詰開示 佛無區別
佛弟子應該要區別佛與佛之間嗎?還有什麼區別,佛是根本講不出來的,沒有區別。釋迦牟尼佛、五方佛:「毘盧遮那佛、阿閦佛、阿彌陀佛、寶生佛、不空成就佛」,這五個佛,你把它區別,一個是中央,一個是東方,一個是西方跟南方、北方,你要以什麼來做區別?我們只是做分別,其實佛是一樣的。
而且按照《維摩詰經》所講的,沒有辦法解釋,無法解釋。有何資格分別博士跟博士呢?當然我們沒有給祂分別,只是稍微知道,這一尊是什麼佛,那一尊是什麼佛。佛跟佛是沒有區別,本身是沒有區別,佛也講不出來。像維摩詰經裡面所講的,你用什麼來看佛呢?到最後,什麼都不是。
Q4 佛陀圓寂後 僧團失去精神領袖 如何支撐信念?
頂禮根本上師,請師尊慈悲開示。在佛陀時代,佛陀圓寂以後僧團失去最偉大的精神領袖,當下的佛弟子是如何支撐信念走下去的?
A4 佛陀先成佛 我們後成佛 人人都是佛
新加坡蓮花忠一又問了,在佛陀時代,佛陀圓寂以後僧團失去最偉大的精神領袖,當下的佛弟子是如何支撐信念走下去呢?佛在的時候你有信心,佛沒有了就沒有信心,那就那就不對了。你要對佛法有信心,佛所傳下的法,你要有信心。而且你自己本身就是佛,我們每個人都是佛,祂是先成佛,我們是後成佛,就是這樣子而已,其實每個人都是佛。
佛弟子是如何支撐下去呢?你也是佛弟子,怎麼不能支撐呢?沒有辦法支撐,那你怎麼辦?佛走了,他有分成幾個時期,「正法時期」、「像法時期」、「末法時期」。正法時期就是說,那一段時間所學的佛法,是非常正確的。像法時期,就離得很遠了,這是像佛法,但其實不是佛法。
降伏己心 就不用守戒 能守一 心不亂 就是禪
什麼都是佛法 端看如何運用
其實我認為什麼都是佛法,按照《維摩詰經》講說講的,什麼都是佛法,哪有什麼像不像的道理,看你是怎麼應用。譬如守戒,《維摩詰經》講,祂沒有守戒,但是又沒有犯戒,沒有守戒也沒有犯戒是什麼意思?我來講一個很簡單的好了,守戒重不重要?重要,這個成為一個宗派叫做「律宗」,就是專門講戒律的。「六祖惠能」講了一句話:「心平何用守戒,心直何用參禪。」心平何用守戒,現在問你,你心平了沒有?
降伏己心就不用守戒 心就平了
你的心,heart,你降伏了你自己的心沒有?你只要降伏你自己的心了,就不用守戒。我們人本身有貪念,你降伏了你的貪沒有?你把貪都降伏了,你還守什麼戒呢?貪財、貪色、貪名,你把這個貪都降伏了,你也不貪財,也不貪色,也不貪名,什麼都不貪,那你心就平了,何用守戒?你就不用守戒了。為什麼要守戒呢?因為你心沒有平啊!人家講你一句話,你就就憤怒了,你一憤怒,你就要修忍辱,就是要守戒,你心不平,所以才要守戒。
貪瞋癡不止息 就要守戒
心平就不用守戒,這樣道理大家聽得清楚吧,這是六祖惠能講的,不是我講的,「心平何用守戒」。所以佛要不要守戒?不用嘛,佛還要守什麼戒?佛是心平的,祂還要守什麼戒呢?但是你不能講說我不守戒,因為我心平,你哪裡心平?人家一激就跳起來了 (台語),對不對?暴跳如雷,人家講一句話,你就想了三天三夜,飯也吃不下,晚上也睡不著,心哪裡平?心就砰砰砰砰,哪裡有平過?看到東西就貪心,那當然要守戒。你什麼東西都不貪,既然不貪,還守什麼戒。看到漂亮的女生就變成豬哥,你就要守戒啊!對不對?你看到漂亮女生,醜的、漂亮的、怎麼樣的,你心都不會動,那還要守什麼,就不用守戒,這個道理就這樣子。
心直就能守一 一心不亂就是禪
「心直何用參禪」,因為每天在那邊打坐、修靜、參禪,打坐參禪,禪意濃濃,心直何用參禪?你已經能夠一心了,一心就是,你已經能夠定,能夠守一,「人能守一萬事畢」,老子講的話,人能守一萬事畢,能夠一心不亂,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到,就不用參禪、不用打坐。打坐是為了什麼?為了進入「一」,讓你定在一個定點上面,就是「一」。心直何用參禪,心已經變成一了,那何必參禪,一就是禪。
因為你妄念紛飛,你的念頭很多,幾萬個念頭,天天在你腦海裡面滾來滾去,想來想去,念頭一直在那邊動來動去,你都能夠沉到一念了,那你何必參禪?本來參禪就是為了一念,沒有什麼其他念頭,只有一個念頭,所以心直何用參禪?你就不用打坐了,你專一在這事情上面就是心直。道理是這樣子,這不是我講的,六祖惠能講的。
長壽的笑話
有一個長壽的笑話,小明很高興的回到家,對老婆講:「今天下班路邊,有一個算命的給我算了一卦,你猜怎麼了?」老婆不耐煩的問:「怎麼說呢?」小明得意洋洋的講:「大師說,我123歲的時候,還有一次很大的豔遇。」太太斜了眼說:「怎麼了,你的墳墓上面蓋了女廁所?」
古代優生學 也教導生男生女胎教之法
昨天講了長生學,是為了壽命長一點,長生就是壽命長一點,身體健康一點,壽命長一點。我們老祖宗遺下的這些東西實在太多了,真的。我回去把我家的書櫃打開來一看,天啊!全部都是這種東西。而且還有更深的,包括「優生學」,優生學怎麼了?古代當然沒有像現在科學,要生男的就生男的,要生女的就生女的,古代沒有。你要生男的,要用什麼方法,就可以生男的;你要生女的,用什麼方法就可以生女的,這些書都有。
另外在母親懷胎的時候,我們曉得「胎教」,它那個優生學裡面還寫到,生出來的小孩,不能聾盲瘖啞。有的生出來,眼睛是瞎的,有的生出來,嘴巴不會講話,有的生出來,耳朵聽不到,有的生出來,他就失智了,頭腦壞掉了…,種種的。連出生,它都給你寫得很清楚,如何讓他不會聾殘喑啞,都給你寫得很清楚。
常保油不漏失 燈就不滅
另外呢,還有你這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點,年輕人就比較不懂,因為女生是 7,2×7=14,14 歲她的天癸就來,每個月就要流一次血,女孩子 14 歲,天癸她就來。男孩子 16 歲,天癸就來,2×8=16。到了數目終了的時候,女的是 7×7=49 歲,她的天癸就消失掉了,49 歲,她的月事就不來。男的 8×8=64 歲,64 歲,他就不會再製造這個明點了,精液就不會再有,一般的數目都是這樣的。
但是也有例外,例外是什麼?就是長生,你能夠保持油不失掉,一直在添你的油,油一直在加,你的燈就不會滅。你一直在失掉自己的油,一直用掉自己的油,到時候油枯燈滅,油枯就燈滅了,所以這個就是屬於長生方面。
盧師尊從不漏失燈油 更時時添油
像昨天所講的長生方面,還好,我從來就沒有漏油,我的油沒有漏掉,我時時在添自己的油。每次一陽來復的時候,每天早上清晨,一陽來復的時候,或者半夜一陽來復的時候,還可以搭帳篷。很多人說,師尊講什麼,聽不懂,聽得懂就聽懂,聽不懂就聽不懂。一陽來復,80 歲了,照理說 64 歲你這個油燈,那個油就不會再增加的。
明點無漏 即是添油 就能長壽
除了你懂得養生,你在添油,油燈才不會滅,修行人就能夠這樣子。你修到根本不漏油,而且還可以添油,這是以氣補氣,以人補人。道家講,以氣補氣,以人補人,就是添油,你能夠明點不漏一滴,就是添油。
所以修行還是很重要,你修到密教裡面,明點無漏,不失去,你的油永遠保持,你就算到了 70 歲、80 歲也能夠,不然你 8×8=64 歲就沒有了,事實上就是這樣子。這是昨天講的長生學,壽命延長。
人生如果有意義 不用在乎壽命長短
其實我覺得壽命延長沒什麼用,差不多就可以了,人家釋迦牟尼佛 80 歲祂就走了,空海大師 60 幾歲他就走了,孔子 73 歲他就走了,他們做過很多很有意義的事情,只要你有意義的事情做了,幾歲走都一樣的。求長生,沒什麼意思吧,長生到最後也是一樣完蛋。
活到 100 歲,最長 120 歲,虛雲老和尚 120 歲,那是很偉大的。他真的是沒有漏油,他決定要出家,他家裡給他了娶二個老婆,那時候還可以,不然就是重婚罪。給他娶二個老婆,他跟他老婆一一說明,我不跟你同床,這個就是上士分床,中士分被,下士獨睡。你一個人睡覺,就不會出麻煩,就不會把油燈漏掉,不然你就分床,上士分床,中士分被,下士獨睡。
存天理 去人欲 就是長生
在宋朝「理學」開始的時候,就是這樣子,「存天理,去人欲」,就是長生,去掉你人的欲望,就是長生,這是講長生學。如果是在南北朝時代,南北朝時代就比較亂。唐虞夏商周,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是這樣子下來,在某一個時代,「理學」發展很快的時候,他們是注重存天理,去人欲,人的欲望要去掉,是存下天理,這是理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