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上師、法師、各位同門,大家好。 

  我們剛才聽常仁上師,跟蓮魏(音譯)法師他們本身的開示。我也跟著他們兩個人的開示,稍微談一下。 

  第一個談到的是法師訓練,常仁上師他提到的是「三刀」、「三鎚」,又要看人,還有「三昧」。 

  其實法師的威儀,應該是相當重要的。在外面的威儀,本身就很重要。內在的修行,就是三昧。那麼外在的,你必須要學會基本上,種種生活的禮儀,還有一些規矩。另外,所有的功課、要應用的法器,你都要明白。 

  「三刀」當然是屬於日常生活上的,像剃刀、菜刀、剪刀,都是日常生活上的。你有這方面的專長,當然就可以服務大眾,這真的是必須要的。 

  「三鎚」就是在法器上的,法器上當然不只有「三鎚」,還有更多的法器,你都需要學會。 

  看人方面來講,剛才他談到把人分成為上、中、下,他這個分別不一樣,來的招待也不同,這是比較現實的說法。

  這個以前有人說過「茶、泡茶、泡好茶。坐、請坐、請上坐。」這個「請上坐」,不是坐到師尊的椅子上。 

  當然,在師徒方面來講,我們在內方面,還是一樣是平等的。對於眾生,應該照顧的,我們還是要照顧。不能因為他佈施的比較少,或者是他比較窮困,那麼你的看法就不一樣,也就是我們對眾生一律平等。 當然也有VIP SPECIAL 的客人,比如說政府官員,他總不能跟一般人一樣。比如處長來了,你把他看成一般人。他回去的話,大家彼此都「很難看」。也就是他本身有職位的,或者是比較特別的。並不是說招待不一樣,招待是要一樣。 

  只不過他的位子,在安排上,我們也是有一點次第,有一點順序。關於法師的訓練方面,其實是很多的。在日常生活方面,我們本身的威儀、儀軌很重要。 

  比如在餐廳裡面,經常都是寫「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如果不修行,披毛戴角還。」 

  出家人本身受施主供養,施主的一粒米,大如須彌山。就是要你很珍惜一針、一線,一粒米你都要珍惜。這都是眾生的供養,不可以浪費的。 

  這是屬於個人的修養、修行方面,這也是修行之一。你假如不修行,你就沒有辦法還。將來怎麼辦呢?披毛戴角還,那當然是不好。 

  另外,我們也有一句話「吃不言,寢不語」。在吃飯的時候,是很莊嚴的場合。不能夠講話,不能夠談笑的。所以今天我也很特別,因為今天我們幾位上師,難得在一起。那些上師從遠地來,從溫哥華來的、從洛杉磯來的、從舊金山來的,都是遠地方來的。平時也很少談話,吃飯的時候,大家都在一起,所以就講話。 

  大家也聽到蓮慈上師她的笑聲,銀鈴般的笑聲,大珠、小珠落玉盤。銀鈴般的笑聲,非常的宏亮。假如是在宴席上,或者是女兒結婚、兒子娶老婆,你這樣子笑的話,也應該是可以(師尊笑)。但是在餐廳裡面,這種笑聲,首先開始我沒有感覺。我覺得她很豪爽,今天中午吃飯很爽然。就是心胸很坦然,應該笑的時候,就笑得哄堂,整個餐館都聽到了。結果我發覺不太對,因為我們這裡是出家團體,會帶壞我們這些正在訓練的法師。這些法師回去以後,到每一個雷藏寺,也一樣開懷這樣子笑的話,這不可以的。 

  所以臨出門的時候,我突然間猛然一回頭,就跟所有訓練的法師說:「這個笑聲,今天中午是可以的,因為幾位上師難得在一起,所以可以談話、笑。平時師尊跟大家講一講話,這樣子是可以的,也有親和力。但是你們回去的話,要看場合,完全要看情形的變化,所以這個東西是變的,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看時機上可以跟不可以。」

  因為當時有很多的法師在受訓,蓮慈上師的這種笑聲,是很恐怖的(師尊笑)。本來是很爽朗的一種笑聲,變成一下子把法師訓練,整個全體破壞、摧毀無餘(師尊笑,眾笑)。他們來這裡受訓了半天:「原來你們這些都是這樣子,那麼我以後也可以這樣子。」那是不可以的,所以我特別說:「在上師來講,是可以的。在你們受訓的法師來講,是不可以的。」 

  我特別講了這句話,今天中午你們聽到了。我的意思是說,在齋堂裡面所貼的,一般來說,他們是一句話都絕對不說的。甚至於你要盛飯,不走動的,只是用筷子放在哪裡,就是你要盛飯。你不吃了,筷子擺什麼姿勢。要吃了,筷子擺什麼姿勢。要添湯,擺什麼姿勢。要盛飯,擺什麼姿勢。是這樣子的,不開口講話的。吃飯絕對不開口,很嚴肅的,睡覺也是一樣。所以法師本身有法師的尊嚴,有他的威儀的。所以爽朗的笑聲,變成恐怖的摧毀,這個我是必須要講的。蓮慈上師是可以的,她是可以的,因為很難得大家聚在一起,可見她是「男子漢大丈夫」(師尊笑)。大家也是一起笑的,我們那一桌的人,大部分都是開朗的笑,但是沒有像她笑成這個樣子。以前她不是出家的比丘尼時,她笑得「花枝顫抖」(師尊笑,眾笑)。

  所以法師受訓,要「行如風」,走路就跟風一樣的,非常的迅速,而且整齊。坐時就像鐘一樣,「坐如鐘」。靜的時候很靜,動起來是很迅速的,不能讓人家看出法師沒有精神、老態龍鍾的那種樣子。「行如風」,「坐如鐘」,站著就像松樹-「立如松」。站的時候,就跟松樹一樣,立得很直,身體不能傾斜。法師上法座,不可以像師尊這樣子蹺腳(師尊示範),這是不行的,這樣沒有威儀。一定是坐得很正,不能蹺腳的。尤其是法會時,你上了法座。腳馬上就蹺起來,那是「老百姓」的坐法,老娘的「玉腿」就露出來了,這是不可以的。叫人家看你老娘的「玉腿」?在法座上面你蹺腳?這是不可以的,所以法師有法師的尊嚴。有人跟我說:「我不是法師啊!」你不是法師,你是上師耶!上師更不可以,上師還要做法師的模範。所以蹺腳絕對不行,這是「老百姓」的動作。吃飯的時候,要以碗就口。我有時候也會忘掉,你們也要提醒我。飯端起來,以碗就口,不是低下來吃飯。板凳坐三分之一,你不能把它全部坐完。因為全部坐完的話,你整個人會懶。所以坐三分之一的時候,你的精神就會來。坐得好像快要掉下來這個樣子,你的精神就會好。眼睛不可以亂看,每一次我們同修的時候,我們坐在那裡修法。有人進來,「叩」門響一下,所有的頭全部去看門了。你們的精神在哪裡?師尊在說法、在錄影。門「叩」一下,所有的頭全部都往那邊去了。你的精神假如在聽法,外面的聲音,你都聽不到的。所以剛才常仁上師說三昧,三昧就是要你的精神統一,完全專注,就是定,這是我們平時要修練的。 

  比如洗澡,法師洗澡以前也有規定。我們以前當阿兵哥的時候洗澡,那時候沒有像這樣子的水一直下來。我們以前的澡堂,像小的游泳池一樣,裡面裝滿了水。然後我們進去,外面圍的是比較高一點的草。我們每個人帶著臉盆、一塊肥皂、一條浴巾,就這樣進去。進去怎麼洗澡?拿著臉盆,往那個水池裡面,一勺水,「嘩」一下,然後用肥皂從頭一直抹,抹到腳,然後再來「嘩」、「嘩」、「嘩」,稍微抹一下。再把浴巾拿來擦一擦,然後出來,洗澡三分鐘。洗澡要三分鐘,為什麼呢?第一點,省水。第二點,省時間。訓練你自己本身的動作,你不能這手拿著臉盆,這樣搖啊、搖。另外一手拿著毛巾,一路唱歌,一路進澡堂。在裡面東摸摸、西摸摸,這樣子摸,你在跳「扭扭舞」啊?這也不行的。所以法師訓練,從外向內。先外面,整肅儀容。再向內,講求三昧。密教有四重灌頂,外灌頂-外,內灌頂-內,密灌頂,最高的是密密灌頂,有四重。 

  一樣的,你先修外,再修內,再來更高層的密,最後是密密。我們行者也一樣,外面的威儀,引導內在的靜跟定。我們平時做「毘盧七支坐」,「毘盧七支坐」就是外。收下顎,不能仰天。不可以太仰了,低頭也不可以。收下顎,中脈端正,跏趺坐,蓮花坐。雙腳、雙手、雙肩,都是頂著天,頭也頂著天。也有人說「毘盧七支坐」的七,是頂、雙肩、雙手、雙腳,剛好是七。這七個剛好通通都是朝天,而且很正的朝天。還有,舌要抵上顎,下顎要收。軍人立正的時候,也是要收下顎的。兩眼平視,兩個眼睛,往前看,兩眼平視。這就會產生精神,這也就是專一,也就能夠定,外形你先做好,所以這就是法師的訓練。有時候你們在走路,我從窗子那邊看過來,那是「老百姓」的姿勢。有的人還好,有的人走路急如風,走得很快,很平穩,姿勢很端正。有的人是垂頭喪氣,這樣子走路。不可以的,都是不行的。甚至於雙人走路,都要並肩齊步。肩膀跟肩膀,要擺一樣,要同樣的。什麼是齊步?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兩個人的步伐,完全是一致的。不要一個人走這樣,一個人走那樣。所以兩個人出的腳,通通都要一致的,這是法師的訓練。當然這個不同於「三刀」、「三鎚」,但也是在講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你必須要這樣子。我們「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還要「臥如弓」,「臥如弓」就是吉祥臥。 

  釋迦牟尼佛躺下來,心臟在上方的那種臥姿。腳像蝦子一樣,彎弓像蝦子躺著的那種姿勢。獅子臥,就是吉祥臥。獅子躺下來的那種姿勢,就是吉祥臥。我們要合乎這些,從這裡再分出去,任何一個細節,你通通都要注意到。以前我們還有銅環跟皮鞋,你的皮鞋每天要擦,銅環每天要擦,配件每天要擦,要擦得亮亮的,天天注意你的儀容。所謂的銅環,就是皮帶上面的銅扣。那個銅扣不亮的話,就沒有精神,那個要擦得很亮。所有的配件,通通要擦得很亮。皮鞋要擦得很亮,天天要做這些事情。另外,還有內務。我們以前做軍人的時候,每個人除了床舖以外,還有枕頭跟棉被。棉被疊得像什麼?豆腐乾。四四方方,有稜有角,天天在這樣子磨。 

  你問蓮香上師,師尊每天整個內務。一起床,馬上把枕頭放好,棉被折好,拉緊,用拉的,拉的一點皺紋都沒有。也就是說棉被舖在床上,棉被不能有皺紋。平平的,像一塊豆腐一樣,放在那裡。我到今天還是這樣子,每天的工作-BED WORK舖床的工作。舖的時候怎麼舖?收的時候怎麼收?疊的時候怎麼疊?棉被通通疊得像豆腐乾一樣,有稜有角的,就是要這樣子做。所以內務每個人完全一樣,從這裡看過去,一整排全部都是豆腐放在上面。鋼盔擺的位置、槍擺的位置、枕頭擺的位置、所有日用品的位置,全部通通一律一樣。法師的訓練,要訓練這個。我最近很少去檢查內務,因為我發覺一檢查的話,我的肺部會氣炸掉(師尊笑)。全部要一樣的。甚至於我們講求一致,同一個顏色。棉被疊的時候,雖然你疊得很好,但是底下那一個棉被,假如是往前移,或往後移,都不可以的。拉一條直線,從這裡一直到通舖的最後一個地方。拿一條直線來比,棉被的第一個面,都要在這個線上面。嚴格的規定,法師訓練跟軍人完全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希望你們法師的訓練要做好,在生活上,你們自己的習性方面,都要□□。 

  關於三昧裡面,有很深的學問。你這樣子整齊、專一、一致的話,很容易入三昧。假如你散漫,入「三昧」有兩種,一種是昏沈,散漫的一定昏沈。你在打坐,要入三摩地,生活散漫,精神不專一的人,一定昏沈,就是打瞌睡,睡得不知道到幾摩地去了。入三摩地的時候,你已經到了七摩地、八摩地、九摩地去了。你的精神太好也不可以,精神太旺盛,就會變成「掉舉」,「掉舉」就是你沒有辦法入定。非常的高昂,也不可以。 

  所以你要入定,不能夠睡著,不能夠昏沈。也不能夠精神旺盛、欲望很重,一直思考不停,這個樣子也不可以,都會產生「掉舉」。所以入三昧,是有它本身的原則。我們的法師訓練,在外,就學習這些生活。在內,就是三昧。你能夠進入三昧的話,你就可以進入空間。文殊師利菩薩有祂的空間,在五台山,有金剛庫(音譯),有文殊師利菩薩的空間,你也能夠進去。龍樹菩薩在南天竺開鐵塔,是因為祂進入金剛薩埵的空間,才能夠進去。我也坦白跟大家講,甚至於你到了天竺靈山,那裡有釋迦牟尼佛的空間。你只要會三昧,你都可以到。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兜率天有彌勒菩薩的空間。色究竟天,有毘盧遮那佛。金剛法界宮,祂的空間你都可以進。其實你要進入這些空間,要靠什麼東西?要靠三昧。當你定的時候,你就可以到達。你不能定的話,你永遠是凡夫,你不知道這些諸佛菩薩,祂本身在轉真正的法輪。你可以進入祂的空間,你就可以會見釋迦牟尼佛。 

  今天很難得有人見到釋迦牟尼佛,很難得去到西方極樂世界,很難得有人去到東方琉璃世界,到阿□(閃+人人)佛國,很難得。但是你假如會三昧,你就可以知道祂的空間。經過頻率,相合的話,進入祂的空間,這是很微妙的。所以你真正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必須要懂得三昧。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的空間,你就可以到達彼岸。我講的這個,是屬於內修方面的。外在也講,內修方面也講。關於蓮魏法師說他皈依跟出家的因緣,他因為是看書,所以他皈依的。 

  師尊現在已經寫到一百二十五本書,第一百二十五本書,現在正在寫。其中我會提到空間的問題,其實空間就是淨土的所在。你能夠三昧得定,就可以進入那些淨土。第一百二十五本書裡面,我會提到。他的皈依,是因為書。出家也是因為書,出家是因為他的另外一半,看了「出家功德經」。很好!那一本是我花錢印的(師尊笑)。大家也有出資,但是好像是師尊出最多的。是我自己發起要印「出家功德經」的。你看我的書,所以你皈依了。你的另一半,看了「出家功德經」,所以你簽名了,你跟書跟很有緣。我寫書度眾生,也是師尊的一個方便法。我今天不寫書,我也很坦白講,沒有這麼多的弟子。很多的弟子,都是因為看師尊的書,來皈依的。我鼓勵我們的上師跟法師、所有的同門,大家也要練習寫。你可以在「真佛報」上面投稿。或者是寫一些小品,或者是你的心得,每一個人都要寫。將來你寫了,你自己認為好的話,也可以出版。你這樣子寫書,跟你在說法是一樣的。寫書就等於是在說法,書是不停止的說法。比如師尊以後,肉體不在了,或者有一天不能說法了,但是我的書還是在說法,大家還是可以看到書,書的功德很大。「出家功德經」印出來了以後,就有人因為「出家功德經」而出家,所以這真的是度眾生的方法。我們也期望所有的上師、法師,以及所有的同門也是一樣,都是人人有責,都要弘法。因為佛陀的教理、佛陀的聖教,非常的微妙。它本身的功德,是窮盡宇宙。那麼多年了,幾千年來,佛法仍然在弘揚。它的哲學是無上的,沒有比這個哲學更高的哲學。 

  釋迦牟尼佛的聖教,就是祂本身聖賢的一種教化,能夠在我們世界上,流傳這麼久遠,其中的道理、義理、真諦,實在是我們學習不完的。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學,另外要好好的弘揚。你得到了一些心得,以後就要寫出來。 

  我們今天簡單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慶賀真佛宗根本傳承上師八十聖壽 「一生一咒」800萬遍上師心咒活動,從今年師尊的佛誕日正式啟動,請參加者到TBSN官網以下鏈接登記資料: 每持滿十萬遍上師心咒者,宗委會將把名單呈給師尊加持。每持滿一百萬遍者,將列名護摩法會功德主,資料請師尊主壇護摩法會時下護摩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