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上師、法師,還有各位同門,大家晚安。
今天晚上,我們所聽的是蓮寧上師他講他當阿闍黎的感想。還有,蓮龍法師講他的心境,也就是等於他心裡面的覺受。
關於阿闍黎上師,在密教裡面,是很尊貴的。阿闍黎證書裡面,提到自己本身要明心見性,要自主生死。另外,還有發菩提心,還要傳法度眾。這四個,本身講起來,都是很重的誓願。
自主生死,明心見性,就是一個覺者,你必須要自己覺悟自己本身的心。傳法度眾,你必須要把這些經驗去度化眾生。所以深入經藏,深入密法,其最終的目的,也是在明心見性,跟自主生死。不但自度,還要度化他人,這是很大的一個誓願。
我記得第一次對蓮寧上師的認識,是在EVENTEN ,他出家剃度的時候。我記得我問他:「你為什麼要出家?」,他不知道答什麼,我忘掉了。但是我問他:「你那麼年輕。」,而且戴個眼鏡,看起來是有學問的樣子。那時候出家的時候,也很年輕,才三十歲。
而且他身材、體格、相貌,都沒有缺陷,看起來又不像是失戀的樣子,人也長得不錯,奇怪,那時候他出家,就覺得很驚訝。然後問他為什麼要出家,他也有出家的恆心跟毅力,這是好的。
他本身做事情,我觀察他,他是很認真,做每一件事情都認真,認真到什麼程度呢?台灣話出叫做「糜毛」(台語),認真到超過認真。這個也算是一點缺點,因為我們要調制得很好。
像出國旅行,他當師尊、師母的侍者的時候,他去辦機票,然後師尊的護照,一定是拿給師尊,師母的護照,一定是拿給師母。當我要跟他拿師母的護照的時候,他不給我,他說:「這個是師母的護照,這不是你的。」,不是我的。我沒有辦法,一定要他親手拿給她。
像他在管理真佛密苑的信件的時候,因為很多同門寫給我,有的同門他直接寫給蓮香上師,為什麼呢?因為大家以為我的信比較多,寫給蓮香的話,她會先看,所以寫給師尊的話會後看,很多同門就寫給蓮香上師。寫給蓮香上師的,其實也是寫給師尊的信,是一樣的。
因為上面寫的是蓮香上師的名字,他擺在蓮香上師的位置,是要給她拆,給她看的。我知道這是寫給我的信,我要拿過來看,都要偷偷摸摸的,一看到他沒有看我的時候,才拿過來看。否則他會阻止,他會說:「這是師母的信!」,這是很嚴格的。上面是寫著TO MASTER 蓮香,NOT YOU,不是你的,就沒有辦法。
所以他是比較AMERICAN WAY,美國式的。屬於誰的信,就是誰的,他不會有一點通融的那一種現象。所以對於星期六問事方面,講實在話,他也得罪不少人。你報名了,他登記了,一個一個唸名字,進來,他規規矩矩的,沒有塞紅包走後門,他是屬於這樣子的。
有的時候他的動作非常的快,手腳很快,快到有點心太細了,就像個女生一樣,人家講「女人心細」,他在做這些事情,沒有豪放的那種氣魄。或者是有的時候,有通融,男人有時候會通融一下子。或者有時候會講一點情面,他幾乎是人家講的「光著屁股坐板凳」,就是有板有眼,是這一種現象。
但是他的認真,值得讚賞。我觀察他這幾年的時間之中,覺得他本身的認真是很好的。而且他的信心不退轉,這一點是我們唯一重視的,道心要堅固,信心不退轉,其它的都是比較小的缺點,當然每一個人都有缺點。他的時間的控制也是很好,像密苑十點開門,他都是那個時間進來,他不會提早九點半進來。我們觀察他是這樣子,好像是一個機器。但是這個機器,只要他一直前進的話,他將來還是會得成就。
在他學習的過程的當中,我是希望他有的時候「情理法」要兼顧,「法」他守得很緊。他這個「理」也是經常要跟人家爭,他也要顧到一點「情」,也就是我們中國人講「情理法」三者平衡,他會更加的圓滿。他將來度的眾生,就會很多。
在腳踏實地方面,他是做得很好。我們希望他能夠精進,得成就。將來自己開悟,也要把開悟的經驗,教導所有的眾生。他本身發菩提心,出家,堅定信心,我們觀察他是非常足夠的,應該由阿闍黎這樣子教學相長方面去成就。
關於蓮龍法師講的他的心境,我們綜合起來,觀察蓮龍法師所講的,他是很自然,他主要是講「自然」兩個字。
「自然」很接近於道,「自然」很接近蓮華生大士所講的「任運」兩個字。所以我們學佛最後宗旨,在一個很寬坦的地方,你的心打開的時候,要像無窮無際很寬坦。然後任運你自己的心,就是自然。
他剛才所述說的,關於他自己的過去,然後覺得活在這世界上,有不安全的那種感覺。事實上,這不只是他自己的感覺,任何人都有不安全的那種感覺。人事上不安全,生活上不安全,知識上的覺受,周圍的環境,總是覺得不安全。
但是你學佛,你要學到你自己的心能夠安,這個是很重要的。你心能夠安,還能夠很自然的生活,自然跟心安。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你要自然,有時候是很困難。你要求得到心安,也是很困難。當你自己去證明自己一個覺者,像釋迦牟尼佛講祂自己是一個覺者的話,你就會自然,也會心安。
所以我們這一世所找尋的,就是一個安心的所在。然後因為你安心了以後,你會活的非常的自然,非常的舒適。蓮龍法師的心境,他剛才所講的,就是能夠找到一個安心的境界。然後,當你安了心以後,你要活的很自然,很舒適,這是好的。
他也講到一些牽連,就是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是一個環節這樣牽連。我們儘量把人跟事之間,都要牽連的非常圓滿,不要脫節,不要離開。也不要製造不好的環節、環扣,這個都是滿困難的。
人跟人相處,很難環扣得非常的美妙。有的時候,是一種破壞。有的時候,更是一個脫節。師尊的經驗,看到很多環扣不能扣得很好。不但脫節,還互相生銹,多得很。還互相嫌惡,還有恨,還有仇產生。
這個就是要反省,剛才上師、法師都講到反觀自己,要經常看自己,不是去計較別人,為什麼會產生這個樣子?有什麼因,得什麼果。不要老是去指責別人不對,有的時候,這種環扣是兩個的,一定是兩個當中都產生問題的。
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活的自然,很舒適,又要能夠安心。對於人、對於事方面,我們儘量做得圓滿。有不圓滿的地方,儘量也是想辦法能夠讓它圓滿。因為我們是在度眾生,不是為了人事的問題,你讓很多的眾生退了道心,也是不好的。
所以不管是法師,不管是上師,不管是同門,我們儘量要做好所有的人、事。還有,你要很自然,很安心。
另外,時時要反觀自己,要觀察自己。能夠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過得非常的清淨,而且是美好。清淨跟美好,這個都是非常好的。
所以他們今天晚上所講的,像蓮寧所講的,他希望常常反省他過去的誓言,出家的誓言,還沒有出家的時候的誓言,還有,當阿闍黎的誓言,這個是很好的。
蓮龍常常反省自己,觀察自己,跟觀察眾生,觀察所有的大眾,觀察所有的因果,這個時候,就是要反觀自己,要自己往自己的內心去求,這一點都是很重要的。
他們兩個人今天都講得很好,就簡單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