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 談「 信」、「義」

  剛剛蓮贏(音譯)法師他提到的,可能就是在講我們一個行者,在為人處事上面,有兩個字,其實也是要守的,一個是「信」,一個是「義」。 

  「信」,就是做一個信人。以前有這樣子講過,一個很少承諾的這一種人,只要他一承諾,那麼就像一塊石頭上面刻上了字一樣,它不會掉。 

  那麼常常發願,常常承諾的人,他有時候不把承諾當成一回事,這個就不是一個信人。 

  一個信人,應該是講「信」。他說了,就一定是做得到。說了,他就是要做到,這是一個「信」字。 

  另外一個,是一個「義」字。其實行者在這做人方面,也一樣要有「信」字,有這個「義」字,不能講的話不算話。 

  所以我小的時候,在「信」方面,好像我禮拜天答應人家,說要去山上。結果禮拜天那一天,剛好是颳颱風。 

  別人就認為既然是颳颱風,那不可能去了。但是我還是去!颱風天我一樣是上山。 

  我一生當中,談這個「信」字,就是答應了人家,我絕對是盡力去做,否則就不要答應,這個承諾方面的問題。 

  一個「義」字,有時候要講一種義氣。就算是犧牲了自己,也是要去跟人家辦到。無論如何,有再大的困難,你也是要基於這個「義」份,一定要去做到這個事情,這是在「義」方面來講。 

  一般來講,我們對於像出錢、出力方面,我常常也是這樣子的。雖然有困難、有挫折,但我講出來的話,我還是要去做,這也是一種「義氣」。 

  道義上的,我常常是這樣子的。一個行者,他本身來講,有很多事情,負有道義上的這種責任。 

  看世間的這個不平的事情,這個倒不是一種嫌棄,他剛才講:「看了不平。」不平則鳴。 

  但是有時候也有一種義氣,應該做的,應該要發出來的,應該要顯示的,你不能很懦弱。 

  像我們有時候也會看不慣很多事情,但是不講也不行,一定要講的。 

  好像很多事情,你看不習慣,覺得:「這怎麼會變成這樣子?這個人做事情怎麼那麼差!」 

  能夠容忍的範圍,我們是容忍。不能夠容忍的範圍,我們還是要講,這也是一種「義」,是一種校正。 

  按照這個道理來講,好像我們一個人,一切都是好好的,但是他不應該長的地方,長出一個瘤。那麼要割掉的時候,還是一定要割掉。 

  你不能說:「任它去啊!」 

  不可以的。 

  所以在我們廟裡面,假如有什麼缺點,有什麼缺失的話,應該要去除的地方,還是要去除。 

  所以你們法師之間,有時候開會,有哪個地方,依照理上來講是不通的,你也可以提出來,這不是嫌棄,這個是屬於義氣。 

  一切做到人心非常的平服,非常的平,這樣子才是對的。 

  你要讓大家能夠心平,能夠氣和。有些的措施,是必然要的。它有一個規矩,但是也有一個「情」字。 

  所以我們修行人,不能說修行人就是完全什麼事情都不管。看到再壞的事情,看到再不對的事情,你也通通都通過,就會變成「爛好人」,這個好人是「爛」的。人家講「爛好人」,就是這一種。 

  「爛好人」就是「我什麼都不管」、「什麼通通都通過」,那也不對。 

  實在是不行的,應該要割除的,就要割除。 

  做一個行者,就是要這樣子的。雖然你非常的寬容,心也能夠包容,也有「忍辱波羅蜜」。但真正到了必要的時候,你還是要有一股「義」。 

  這個「誠信」方面的問題,不用講了。我們講什麼,就要做到什麼,否則你不要承諾。 

  在整個宇宙天地之間,它畢竟存在著一種中和之氣。其中有順、有逆、有剛、有柔。 

  我們行者當然是要守柔,就是最好你是要守這個柔和的這一股氣。但是沒有剛的話,就沒有戒律。 

  所以我們常常講,要「剛柔並濟」。就是說你在柔的時候要柔,在剛的時候,一樣也要剛,要「剛柔並濟」。 

  我們中國人講「情」、「道理」跟「法」,「法」是排在最後。第一個先動之以情,第二個訴之以理,最後才是剛強的法治。 

  所以我們行者,一樣要守這個「情」、「理」、「法」,一樣要守這個「信」,一樣要有正義感,要有這個「義」。 

嗡嘛呢唄咪吽 


慶賀真佛宗根本傳承上師八十聖壽 「一生一咒」800萬遍上師心咒活動,從今年師尊的佛誕日正式啟動,請參加者到TBSN官網以下鏈接登記資料: 每持滿十萬遍上師心咒者,宗委會將把名單呈給師尊加持。每持滿一百萬遍者,將列名護摩法會功德主,資料請師尊主壇護摩法會時下護摩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