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釋經文】五根、五力、七菩提分

  今天講《佛說阿彌陀經》裏面談到「五根、五力」。其實五根、五力跟如意足是差不多的。我們可以自己讀,這個五根,五力方面大家一看都會明白。


  「五根者。一信根。於諸諦理。信忍樂欲。二進根。信諸法故。倍策精進。三念根。於正助道。憶念不忘。四定根。攝心正定。相應不散。五慧根。以觀自照。抉擇分明。釋五根竟。」


  「五力者。一信力。信根增長。能破疑陣。二進力。仕進根增長。能破懈怠。三念力。念根增長。能破昏忘。四定力。定根增長。能破散亂。五慧力。慧根增長。能破愚迷。以此五力。承上五根。如大樹生根。修五力者。如枝葉茂盛。定結大果也。釋五力竟。」 


  我們今天講一點「七菩提分」。其實「菩提」兩個字就是「覺」,翻譯成為「覺」﹝覺悟的這個覺字﹞。「七菩提分」又叫著「七覺支」。


  第一個覺支我們稱為「念覺支」。這裏面談到的念覺支,是告訴我們修行,就是在修我們的念頭。很多人講修行是最苦悶的事,每天固定要做功課。以前當學生的時候,最怕做Homework,假如有一天老師宣佈:今天沒有功課,你們回去以後不必做功課,真是好高興!但現在我們修行的人每天都要做功課,想一想實在也是很累。有時候在每天固定做功課的時間,剛好有好的電視節目,就想算了;開Party,明天又算了;後天有人請吃飯,也算了,這個算了不是不去吃飯,是功課省起來!再大後天呢,難得感冒一次精神不好,師尊講過精神不好修法也沒有用,啊,休息了;等到星期六,要到雷藏寺參加同修,哇,車子開不動了,啊,算了,不要去了。這樣子一來,慢慢覺得心情放鬆,離修行愈來愈遠,到最後就完全跟時鐘一樣停擺。我們的念頭始終沒有憶念佛,就離佛愈來愈遠。


  事實上每天固定的要進到佛堂去做大禮拜、四加行;又要靜坐、又要觀想、又要結手印,別人會以為浪費時光,一個人在那邊比手劃腳,在那邊幹什麼?人生的時光又不是很長,浪費在密壇裏面有什麼意思?有的人每天修法,已經修了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五年、七年這麼久了,一點感應都沒有。我們曉得,吃糖還感覺到有一點甜,吃醬油還知道有一點鹹,坐在密壇裏面坐了七年,連一點菩薩來摸你腿的感覺都沒有!這個就是「功夫沉悶」,會退了道心,浪費了七年的時光,什麼都沒有。這個其實真的很苦,但是修了七年修的結果還沒有得到一點點感應,怎麼辦呢?師尊講:「只要你的念頭能夠愈修愈能夠明,愈能夠集中,就是有進步。」最好是你要感覺到你在打坐、入定的時候,有一種非常快樂的喜悅產生出來。師尊在入三摩地、甚至於在持著珠子唸咒的時候,就已經入了定。在入定當中,會感覺到很輕鬆,很舒服,我們稱這一種感覺叫做「法喜」,就是修法的喜悅。應該怎麼解釋這個修法的喜悅呢?實在是很難,但是我經常很喜歡比喻成「細胞在跳舞」。


  人生有兩樣事最快樂,一個是吃、一個是睡,以前我還沒有修法以前,我認為吃是天下第一快樂,睡覺是天下第二快樂。我父親跟我不太一樣,我父親經常講;睡比吃重要。不論怎麼樣,大家都認為吃跟睡都是很快樂的。上師發覺一個秘密,我們在修法,就是我們的細胞在吃東西,而且這個法味非常的好吃,每一個細胞吃了以後,統統都在跳舞。所以我們功夫沉悶的時候,就要更精進,在得到了法味,使你的細胞充滿靈力的時候,那一種輕鬆的快樂,使你能夠永遠的持續修行。這種狀態就是宇宙之間的法流全部灌在你的身上,使你感覺到整個人統統輕飄飄飛起來。假如你有這樣子的經驗,你就不會說怕、懶得去修法,因為你進到密壇裹面去修法,就是要輕鬆、要飛翔嘛,讓你每天進去裏面輕鬆一下、飛翔一下不是很好嗎?所以師尊能夠每天修法持續不斷、有原因的,就是每天進去輕鬆一下,去修法、去飛翔。


  你知道我們人活在世界上有很多痛苦的事情,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煩惱,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那麼你的心每天都很浮盪,煩惱來的時候,你的心跟小船一樣就在那邊搖擺不停,你會沉不住氣;心情浮盪的時候容易發怒、發脾氣,也會做錯事情,你經常都是像搖擺不定的船一樣。我們進到密壇修法,就可以把這個煩惱的心去除,把心中的船擺穩,讓心海平靜。我們人的念頭經常都翻轉苦海,但是因為我們有修法、修念,所以使得念頭平靜無波。由於我們修法可以產生定,可以由定產生慧,所以我們還是要每天修法,最好能夠產生出法喜,一有了法喜,你就會精進修法,不會懈怠。


  我們再談第二個覺支,就是「擇覺支」。擇覺支其實就是一種智慧,我們對每一件事情能夠觀照出是正的、邪的,真的、或是偽的,這就是智慧。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真的跟假的摻在一起,我上次講過,世界上有真的就有假的,就這個修行來講,大家都講自已是真的。師尊講:「我講的佛法是真的佛法。」而別人就不是這樣講啦,他會講:「我們佛法是真的,盧上師那裏的佛法是假的。」有的人也講:「我現在學的是最高的,盧上師那邊是邪的。」還有很多人來這裹聽法,聽了以後,覺得師尊講得不錯,這裏是真的啊;但碰到另一個修行人跟他講:「你不曉得啊!盧上師那裏不能去,是邪的!」當時他心裏會有一個疑惑──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他沒有辦法選擇,因為他沒有智慧。好了,一下子日蓮宗叫他去皈依、他就去了,一天到晚唸「南無妙法蓮華經」。一下子接觸淨土宗,他們說不可以唸日蓮上人的「南無妙法蓮華經」,要唸佛啊,他又去皈依了,現在又在唸「南無阿彌陀佛」。之後有一個先天道的跟他講:「我們這個道,一點就上天堂了。」好了,他又去點傳了,他現在改唸「無太佛彌勒」五字真言。忽然間又有一個天德教的來跟他講:「你們這些都是很低的,我們的無形道祖第一高。」哇!他又去皈依了,「忠孝廉明德博愛信忍公」,他又唸二十字真言。忽然間他想:「哎呀,好久沒有去雷藏寺了,去看看吧。」他又開始唸:「嗡波汝藍者利」。沒有辦法!沒有智慧去觀照。他自己不能選擇,人家講東,他就向東,人家講西,他就向西。


  我們修行的人要襌定得到「擇覺支」,就是用智慧去觀照,所以每一件事情用理智去分辨,不能聽到一些話,就左右了自己修行的目標。其實每一件事情用理智去分辨,然後用智慧去觀照,選擇正的做你一生當中的指標,這就是對的。修行人要自己有選擇,要自己有主見,用理智去分辨,而不是說人家跟你講東你就向東、講西就向西,跟你講一點點不對你就不來,這不對的。


  第三種覺支就是「精進覺支」。修行就是要精進,要不間斷。


  第四種覺支就是「喜覺支」。剛才已經講過了,就是得到法喜、法味,不會顛倒而且能夠精進。


  第五種覺支就是「輕安覺支」。所謂「輕安」就是斷除了煩惱,唯有斷除煩惱的人才能得到身心輕安。因為假如你心上有事,就會感覺到非常的沉重。你的心假如沒有煩惱、沒有事,你就感覺到非常輕鬆、快樂。


  第六種覺支就是「定覺支」。什麼叫做「定覺支」呢?因為你心定了,就能不動,既然不動,就不會有愛、有恨。


  第七種覺支叫做「捨覺支」。我們曉得在這世界上最難的一件事就是「捨」。有時候我們對以前的感情非常難捨,所謂舊情復燃,台灣有一首歌叫「舊情綿綿」。不僅情愛難捨,金錢也難捨,還有很多事情,好像過去的一些恨事、遺憾的事,也不能捨。所以捨的功夫是一種覺支,你必須要能夠捨才能夠得成就。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能夠得成就呢?因為祂能捨、捨掉王位、捨掉妻子、捨掉兒子、捨掉財產,捨掉了一切的外緣,祂能夠完全看破,完全把名、利、地位、甚至於祂身上的一切東西都能夠捨掉,所以能得大成就。這個就是「捨覺支」。


  七菩提分就講到這裏為止。


  嗡嘛呢唄咪吽。

2025真佛宗為世界祈福 「一生一咒」800萬遍上師心咒活動,從今年師尊的佛誕日正式啟動,請參加者到TBSN官網以下鏈接登記資料: 每持滿十萬遍上師心咒者,宗委會將把名單呈給師尊加持。每持滿一百萬遍者,將列名護摩法會功德主,資料請師尊主壇護摩法會時下護摩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