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日 聖尊蓮生活佛 主持彩虹雷藏寺「咕嚕咕咧佛母法會」暨《維摩詰經》第120講
咕嚕咕咧佛母 為大權威佛母
地水火風四大誓願 圓滿眾生祈願
自生本尊堅固 三根本加持有覺受
才可行吸黑吐白布施之法
【你問我答 互動就是力量 第326集】
現在進入「你問我答」。馬來西亞「蓮花利宏」問的。
頂禮師尊!弟子懺悔以前修「四無量心觀」,覺得眾生來參加修法是他們的事,我修我的,這樣子觀念是不對的!最近才發現 師尊在早期文集有提到四無量心觀,是以十法界眾生為對境,修自他平等。甚至做「七因果」或「自他互換」的思維。在密法可以觀想眾生變成自己,變成本尊,在很多儀軌都有提到消除眾生的業,以本尊的力量布施和加持眾生。
以前我以爲,自生本尊法去吸眾生的黑業,本尊放光加持眾生是需要修行有成就才可以做。弟子最近這樣做覺得修行進步神速,對於那些曾經欺負、霸凌、陷害,想致我於死地的人,雖然不會想修復關係,但在我能力範圍內,我會去說或做幫助他們的事,但之後我會保持距離。因爲在我沒有主導權和這些人相處,我容易被惡性影響,而且人生無常,時間有限,如果在一起不能做有意義的事,沒必要特意的相處吧。
Q:發菩提心修吸黑吐白 有何心要口訣
想問師尊的問題如下:
Q1: 行者發菩提心修吸黑吐白,是有分修行的境界,還是說只要自生本尊,三根本加持就可以?
Q2:弟子在不同的場合吸黑吐白,有不同的感應,有時覺得這是大補,精神飽滿;有時會讓身邊生病的人病情好轉,但我會感覺不舒服,之後沒事,但時間長短不一。這個是不是正常?
Q3:在《菩提道次第》提到可以對根本上師修吸黑吐白,弟子對皈依境修,皈依境諸尊會放光加持,這是不是「雙照法」?
Q4:弟子這樣和一些人保持距離,是否符合中道?
A1:吸黑吐白是布施法 有三根本加持可行之
A1:他的問題是替代眾生的業,我們修行剛剛開始修是「吸白吐黑」。像「九節佛風」 你吸進白的,吐出黑的,把身體的黑氣排除掉,全身都是白色的光氣,剛開始是這樣子修的。後來你發「菩提心」,覺得你要幫助眾生,所以你吸眾生的黑,吐出自己的白色給眾生,這個就是布施的修法。這樣了解嗎?
他的問題是這樣子:行者發菩提心吸黑吐白,是有分修行的境界?還是說只要自生本尊、三根本加持就可以了?如果有三根本加持、或自生本尊,你是可以做布施的工作。因為三根本給你加持了,上師、本尊、護法給你加持了,你就等於全身都白了。這個時候你吐出白,吸進黑是可以。
他的問題是這樣子:行者發菩提心修吸黑吐白,是有分修行的境界?還是說只要自生本尊、三根本加持就可以?如果有三根本加持、或自生本尊,你就可以做佈施的工作。三根本給你加持了,上師、本尊、護法給你加持了,你就等於全身都白了,這個時候你吐出白, 吸進黑是可以,因為你發菩提心,這是第一個。
自生本尊要堅固 三根本加持有覺受 才可行吸黑吐白
自生本尊、三根本加持,但是自生本尊要堅固, 加三根本加持要有覺受。例如:剛剛這個咕嚕咕咧佛母給我射了一支箭,我當然知道。你有沒有感覺到你的上師給你加持? 你有覺受;你的本尊給你加持,你有覺受;你的護法給你加持,你也有覺受。你只要這三種有覺受了,而且你自生本尊也堅固了,你就可以吸黑吐白,這是第一點。
A2:吸黑吐白覺受因時地不同 實屬正常
A2:第二點、弟子在不同場合修吸黑吐白,有不同感應。有時覺得這是大補,精神飽滿;有時會讓身邊生病的人病情好轉,但我會感覺不舒服,之後沒事,但時間長短不一,這是否正常?應屬正常!這個是第二點,這是正常的!有時候感應不一樣,感應不同,有時候會不太舒服,有時候是可以的。
A3:對皈依境修吸黑吐白 是雙照法
A3:第三、在《菩提道次第》提到可以對根本上師修吸黑吐白,弟子對皈依境修,皈依境諸尊會放光加持,這是不是「雙照法」?第三這個講的雙照法,沒有錯!這是雙照法。也就是說這個也佈施、也幫助眾生,甚至於對四聖六凡十法界都是有義意的,對四聖六凡十法界都是有益處的,這是雙照法。
有大小之心 自認為大即是魔
不刻意遠離眾生 才是平等捨
A4:刻意避開某些眾生 非中道隨順
A4:第四、弟子這樣和一些人保持距離,是否符合「中道」?我告訴你,《維摩詰經》裡面有講到「隨順」兩個字。你不能刻意避開某一些人,你如果是這樣和一些人保持距離,這就是你刻意避開某一些人,你刻意避開某一些人就不是隨順。所以隨順,無論如何你自己本身你就是佛法,你遇到怎麼樣子的人,你都去佈施他,不能夠刻意去避開他。 這個刻意避開按照維摩詰講,那個就不是隨順。
所以,我們遇到某一些人,他跟我們有緣,那你就是一定要跟他在一起。然後慢慢的以這個方法來轉變他,以佛法來轉變他,而不是說我拒絕跟你來往,不可以這樣子,除非你沒有遇到。《維摩詰經》裡面講到,只要你故意的避開某一些人,這個人跟你磁場不合,你故意的不願意接近他,看到他來你就閃開,這不是《維摩詰經》裡面講的隨順。看到他來接近你,你還是要接近他,你不可以拒絕任何一個人,或者故意閃開不理這個人, 都不可以的。所以要懂得隨順 。
第四個、弟子和某一些人保持距離,是不是符合中道?當然不符合中道,你就是「有所取」。這個人你喜歡,你跟他在一起;這個人不喜歡,我就跟你保持距離,這就不對了,這就不是隨順。任何人都可以跟你在一起,不管他好的、壞的都可以。你故意的避開,你就是有所取,你有所取就不是隨順,這一點很重要。
有大小之心 自認為大就是魔
所以,有些人認為,我已經很「大」了,大到不得了,我可以對咕嚕咕咧佛母不用敬禮。因為我很大,比咕嚕咕咧佛母還大、我比瑤池金母還大、我比維摩詰還大、我比「嘛哈巴拉(大力金剛)」還大,我不用跟祂合掌,錯了!告訴你,那是「魔」,絕對不是你大。比大的,「大自在天」最大,那個就是魔。
我告訴你,我對「土地公」.還要合掌跟祂頂禮,祂有時候還會幫到你。你不要以為你最大,哇!我最大,我已經修到很高啦!我對我自己的師父,我皈依的師父,我都很恭敬,祈求他們加持,因為那是「雙照法」。你懂不懂雙照法?密教裡面有雙照法就是這樣子。我跟土地公敬禮,祂幫助我,我也幫助他,這是雙照法,這裡面所講到的雙照法。
「嘛哈巴拉」是 師尊的護法。你是我的護法,你要跟我敬禮。你跟我敬禮,我不會回禮你,我只是跟你嗯(點頭),不能這樣子的。我每一次上來都跟他合掌,跟他頂禮。我家裡很多土地公,我尊敬所有的地神。晚上我要睡覺了,我跟所有土地,所有的地神講:我要睡覺了,大家晚安!跟他合掌,對每一個都是一樣,沒有大小之分。你心中如果有大小之分,我比較大,你比我小,我可以不理你。我比較大,你比較小我不理你,那就錯了,那是魔。魔的想法就是這樣子,魔有比大小 。
不刻意遠離眾生 普同恭敬 才是平等捨
跟大家講「平等捨」,所謂平等捨就是大家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大的,沒有什麼小的。我不是說尊敬佛,我很恭敬的對佛菩薩、四聖合掌禮拜,對土地公我就隨便,地方上的芝麻綠豆神,一個小小的土地公,不是的!我把土地公都當佛來拜,大家學佛了,要知道平等視眾生。如果誰說我比較大,那就錯了,學佛不要學成這樣子。那就學佛不成,學成魔。大家要懂得這個道理,要隨順,不能刻意,人家來接近你,你刻意避開他,我不喜歡他,我跟他磁場不合,不行!平等沒有什麼磁場合不合的。
四歲的小明因為身體不舒服,媽媽帶他去醫院。醫生看小明年紀很小,為了讓小明知道自己哪裡不舒服,想讓小明知道自己身體器官的名字。於是指著自己的耳朵問小明:「告訴醫生叔叔這是什麼?」 小明一聽,便轉頭對媽媽講:「媽媽我們還是換醫生吧!他連耳朵都不知道。」
去牛肉麵店叫了一碗牛肉麵,吃了一口麵,覺得怪怪的。於是找來服務生,罵了他一頓。 因為聲音過大,老闆就跑出來了解狀況。我說這碗麵有臭味,結果老闆不僅沒有道歉,還甩了我一巴掌,然後就吼了一句 :「先生! 麻煩把你的鞋子穿上。」
兩位女生去吃火鍋,因為火鍋的溫度太高,吃不到一個小時,她們滿身大汗,臉上的妝全部花掉,於是忍不住跑去化妝室洗臉。然後呢,就素顏出來坐在位子上,服務生就走過來 ,一臉慌張的問:「剛才那兩個女生去了哪裡呢?都走了嗎?」他們還沒有買單呢!
訓導主任到了一個班上,進門口就講:「請班長選三個人出來,我要班花。」整個班陷入一陣喧騰,班長為了公平起見,就很認真的在班上選票,票選經過激烈的爭奪跟廝殺,最後終於選出三位漂亮的女同學。三位漂亮的女同學就很害臊又非常歡喜的去問訓導主任:「請問我們要做些什麼事呢?」訓導主任回答:「 現在準備跟我到頂樓去搬花。」
佛法是平等無分別 無可比喻
佛法微妙不可思議 更是不動
《維摩詰所說經》第120講
〈菩薩品第四〉
「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我們講《維摩詰經》 啊!五點了。 稍微講一下好, 就把它講完吧。啊!很少!很少!
佛法是平等無分別
「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這剛剛我講的!沒有差別就是菩提。就是「不是二」、就是「無二」、就是「一」;「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佛法是平等的,佛性是平等的。所以「慈、悲、喜、捨」的「捨」就叫做「平等捨」。捨是沒有分別的,所以沒有分別就是「無異」,「無異」就是「道」。因為,所有的「法」都是平等的。
佛法是無可比喻的
「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沒有可以比喻的東西,「無比」——沒有可以比喻的東西,不可以用比喻的。「道」也不能用比喻的;「無比」也沒有得比較,沒有比較,像「羅輯學」就用不上。道是沒有比較的,沒有可以比喻的。
佛法是微妙不可思議的
「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微妙」——我常常講西方極樂世界,它就是莊嚴、殊勝、微妙、不可思議。微妙是不可思議了,不可思議就是微妙。你不能夠想出來的,你沒有辦法去想的,微妙沒有辦法去不可思、不可議就是微妙。「是菩提」——它就是佛性。「諸法難知故」——很難去把他說得明白,所以就講「不可說」。佛常常講一句話:佛法不可說。為什麼不能說呢?因為說了就不中了,說出來就不對了,一講了就是錯誤的。所以,我們只能夠講微妙不可思議。它就是佛性、是菩提、是真如、是道。「維摩詰說是法時」——這是「維摩詰」講的。
無生法忍就是菩薩第八地「不動地」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然後呢,「彌勒菩薩」跟「釋迦牟尼佛」講,維摩詰說這個法的時候,二百個天子都得到「無生法忍」,就是「兜率天」的二百個天子都得到無生法忍。無生法忍就是「不動」的境界;無生法忍是屬於菩薩第八地——「不動地」。那不動的話,它本身來講就是「道心」完全是很堅固了,不會退道心的,不退道、不退轉。「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彌勒菩講說,所以我不能夠勝任去看維摩詰,祂是這樣子講的。
童子就是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就只一心
「佛告光嚴童子」—— 再來這一段就是釋迦牟尼佛請「光嚴童子」到維摩詰那裡去探病。那麼光嚴童子是哪一位呢?一般來講「光嚴」這兩個字的意思是說,以自身的光明來莊嚴自己叫做「光嚴」。「童子」的意思就是「赤子之心」,小孩子本身他不知好壞,好的、壞的沒有什麼分別,像赤子一樣的。我們不能用這個年紀來講幾歲就是童子,幾歲不是童子。「蓮花童子」應該是屬於小孩子,種植在蓮花上的小孩子就是童子,不是這樣子的。童子是表示這個人不管再老,他還是一樣有赤子之心,他就是童子,不是用年紀來講的。童子就是他沒有「二心」,他只是「一心」。赤子之心就只有一心,他不混亂、不亂。他去看畫,哪一張畫好?哪一張畫不好?不是!他像小孩子看畫一樣,看過去就覺得什麼都好!這就是一心,「一心」就是「童子」。你有了一心,我們講後面會講到,這個「直心」是「道場」。其實直心是道場,一心就是道場——「不二門」,童子也就是菩薩的意思。
所以,釋迦牟尼佛來請光嚴童子去看維摩詰。其實在那時候,在「毘耶離城」有三個居士都很有名。一個是「維摩詰居士」、一個就是「光嚴童子」、一個就是「寶積菩薩」。寶積菩薩跟光嚴童子菩薩、跟維摩詰菩薩三個都是很有名,都是很有學問的,都是佛法很好的。
「汝行詣維摩詰問疾」——佛告光嚴童子就是讓他到維摩詰那裡去,帶領大眾去看維摩詰。光嚴童子就跟釋迦牟尼佛講:我也沒有辦法勝任去看他,沒有辦法勝任。光嚴童子菩薩就是用光明來莊嚴自己的這個赤子之心的菩薩,我只能夠這樣子解釋光嚴童子。
今天講到這裡,嗡嘛尼唄咪吽。
感謝蓮竹教授師協助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