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8日 聖尊蓮生活佛 主持「黃財神本尊法同修」暨《維摩詰經》第133講
師母賢良淑德 輔佐聖尊居功至偉
我們敬禮傳承祖師,敬禮了鳴和尚、敬禮薩迦證空上師、敬禮十六世大寶法王卡瑪巴、敬禮吐登達爾吉上師。我們敬禮壇城三寶,敬禮今天同修的本尊「多聞天王黃財神」。師母、丹增嘉措、吐登悉地、吐登卡瑪、各位上師、教授師、法師、講師、助教、堂主以及各位同門,還有網路上的同門。大家晚安、大家好!(聖尊以各國語問候大眾)。大家晚安。Good evening.
今天在吃晚餐的時候,我跟住持「蓮吟上師」講:「我要先在我房間裡面,等你們同修完了我再來,我要先睡覺。」蓮吟上師跟我講:「可以呀!」但是我不好意思,還是來了。我說:「我來一定會睡著。」我有沒有睡著?(眾答:有)。有啊!這一次你們真的很老實耶!(師尊與眾笑)。奇怪啊!每一次 Saturday night 上法座一定會睡覺,每一次在那個 Sunday afternoon 3 o’clock,我都不會睡覺。這椅子有問題,(師尊與眾笑)。好像有「睡神」在這裡,坐上去就一定要睡著的。這沒辦法啊!「多聞天王 —— 黃財神」祂也沒辦法叫我不要睡。(師尊笑)。
我們先講笑話吧。
老師問:「小明!你長大想做什麼?」
小明講:「我長大一定要當大官,起碼弄它幾億。買房子、買車子。然後跟小三去環遊世界。」
這個時候,老師裝著沒聽見,若無其事的問下一位同學:「婷婷!妳長大要做什麼?」
婷婷講:「我長大以後要做小明的小三。」
小明真的可以當大官,他很聰明的。
記得我在台灣的時候,有一種礦泉水,就叫做「多喝水」是嗎?(眾答:對)。台灣有一種礦泉水就叫「多喝水」。
天天多喝水,你以為皮膚會很美。但在現實中,一直想尿尿。
多喝水,我也是很會喝水。
隔壁的阿伯,騎車撞到電線桿受了傷。一直對警察講:「好在撞的是第一支電線桿,如果是第二支就死了。」
警察覺得很奇怪,就問:「撞到第一支跟第二支不都是會受傷,有何不一樣?」
阿伯講了:「不一樣啊!因為第一支上面寫的是『阿彌陀佛』;第二隻上面寫的是『天國近了』。」現在電線桿可以這樣子寫嗎?好像不行喔!
你問我答 互動就是力量 第 335 集
Q1 佛陀拈花和盧師尊金雞獨立 有何特殊意義?
現在我們進入主題「你問我答」,馬來西亞「蓮花慧悟」問的。
師尊您好!嗡啊吽,佛安,弟子蓮花慧悟想請示師尊幾個問題:
請問佛陀「拈花」和師尊「金雞獨立」,這兩個動作本身是否有特殊的意義?師尊和佛陀的一言一行都是開悟者的行為,甚至平凡的日常活動,如吃飯和走路也都具有非凡的意義。為什麽要特別提及佛陀拈花和金雞獨立這兩個動作呢?
A1 金雞獨立代表唯佛法獨尊
為什麼要特別,佛陀是這樣子,「釋迦牟尼佛」」拈花,「大迦葉」微笑,這是釋迦牟尼佛做的動作。祂沒說什麼,只是拈花,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只有大迦葉祂知道是什麼意思。這個事情是釋迦牟尼佛做的,這個你要去問釋迦牟尼佛。(師尊笑)。佛陀拈花,因為不是我拈花嘛,是釋迦牟尼佛拈花,你就去問釋迦牟尼佛,因為不是我做的。
至於我為什麼要金雞獨立,這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要做金雞獨立這個動作呢?金雞獨立是我寫在書上,我講出來的,那應該由我來回答,對不對?因為我們打「太極拳」的時候,有很多的招式。所謂「大鵬展翅」就是一隻手這樣子、一隻手這樣子,大鵬展翅是這樣子,(雙手張開)。這個是大鵬展翅。那麼也有「玉女穿梭」。玉女穿梭是這樣子、這樣子,(右手向左推、左手向右推)。就是玉女穿梭。「雲手」,所謂雲手是這樣子,打太極拳的,這個叫做雲手,像雲一樣的,這個叫做雲手。金雞獨立一隻腳起來、一隻腳下去,這個是金雞獨立,這是太極拳的招式。
我為什麼要做金雞獨立這個動作呢?因為,我每個禮拜天在做才藝表演的時候,我只會兩招。有時候我就打棍,打完棍就輪到打太極。有時候,實在表演太多次,我就打鼓,我有時候也打鼓。打鼓、打太極、打棍,就這三樣輪來輪去,就是這樣子,因為打太極的時候有金雞獨立。所以,釋迦牟尼佛拈花,我用金雞獨立,這都是有原因的。你看我金雞獨立像什麼?因為我屬雞啊!我喜歡金雞獨立呀。為什麼要做金雞獨立這個動作呢?因為我屬雞,所以我就金雞獨立,(師尊笑)。這也不是什麼非凡的意義啊。
我告訴你:平凡就是非凡,越是平凡越是非凡。金雞獨立表現著什麼?就是「唯我獨尊。釋迦牟尼佛不是講:「唯我獨尊。」——唯佛法獨尊,就是表現這就是佛法。最主要的,為什麼要做這兩個動作?佛陀拈花也是佛法;盧師尊金雞獨立也是佛法。金雞獨立就象徵佛法;佛陀拈花也是佛法。「禪宗」第一代祖就是「大迦葉」;第二代祖就是「阿難」;「達摩祖師」是第二十八代祖。這個動作代表佛法,就叫做「禪」。禪是不可說,代表不可說的佛法。這是回答馬來西亞蓮花慧悟的。
Q2 何謂密教的外法與內法?
請問我們修習「金剛心菩薩法」、「上師相應」、「本尊法」,稱為修「外法」。何為「外」?是外境嗎?又修習「寶瓶氣」、「拙火定」,稱為修「內法」,為何「外」?為何「內」?是身體嗎?弟子感到有些困惑,因為似乎外法修習的是「心」;而內法修習的是「身體」,根據這個邏輯,身體應該屬於外在,心應該偏向內在。
A2 外法與內法只是名相 外法相應再修內法
你要這樣子講也可以;我這樣子講也可以。對不對?管它什麼內、什麼外?都是一個名詞而已。你說身體是屬於外,修法是用心來修,那是內,你講的是對的。我們習慣講金剛心菩薩法、上師相應法、本尊法是外法;至於寶瓶氣、拙火定是屬於內法,這是我們的習慣。你要反過來講也可以,所以不管內、外、中間,隨便你講,這是回答馬來西亞蓮花慧悟的。
那只是一個名詞啊!管它什麼內、外?對不對!?那只是一個「次第」,次第就是一個順序,先修這個、最後修那個,是一個次第。所謂,先修「生起次第」,再修「圓滿次第」,這也就是一個次第。你認為內外應該顛倒,那是你的想法,你講也是對的。不過,管它什麼內、什麼外,都是一樣的,那只是一個名詞。
Q3 如何區分法報應三身?
請問師尊:在弟子的禪定或夢中顯現的幻身,是屬於「法身」、「報身」還是「應身」呢?另外,如何區分報身和應身呢?因為這兩者都是色身,是否一個是細身,一個是粗身呢?
A3 應身佛示現肉身 報身佛相好莊嚴 法身佛無形無相
我告訴你:有人問以前「西康」的「諾那上師」:什麼是法身?什麼是報身?什麼是應身?諾那上師回答:所謂法身就是「脫光光」,什麼都沒穿就是法身。什麼是報身呢?報身就是穿一半,你要穿上面的也可以,穿下面的也可以,就穿一半。(師尊笑)。什麼是應身?全部都穿。他回答是這樣的喔!我不騙你,真的!西康的諾那上師是這樣子講的。
其實,它也是有意義的。所謂的法身是沒有形象的,無形無相的,根本就是沒有形象,就是法身;非常莊嚴的就是報身。什麼叫應身呢?所謂應身就是祂顯現在娑婆世界,佛菩薩倒裝到這個世界來,祂顯現的就是應身佛。你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法身在哪裡?在「常寂光土」。法身在常寂光土,那是很高的,法身最高,祂已經成佛了。什麼是報身呢?在「實報莊嚴土、方便有餘土」,報身佛都在那裡。什麼是應身呢?應身就在「凡聖同居土」,凡夫跟聖賢,聖賢就是應身佛,大家都住在一起的地方。也有凡夫、也有聖賢,大家在一起,那個就是應身佛。聖賢就是應身佛啦!這樣子大概就可以了解。法身佛在常寂光土;報身佛在實報莊嚴土;應身佛在凡聖同居土 —— 凡夫跟聖賢在一起的地方,這個佛叫做應身佛。
應身佛是粗身 報身佛是細身 法身佛最細身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的時候,祂是應身佛。祂成就了,虛空就是法身佛,可以這樣子講。什麼是法身?什麼是報身?什麼是應身?師尊在弟子的禪定、或夢中顯現的幻身是屬於法身、報身還是應身呢?應該屬於「分身」。分身大部分就是沒有形象的,只是法身。報身跟應身是什麼分別呢?應身可以講祂顯現跟我們在一起的這個身,就是屬於應身。報身祂出現在你夢中很莊嚴的,那個是屬於報身。如果是看不見的,那個就是法身,沒有形象,是屬於法身。
他說是否一個是細身,一個是粗身?我告訴你:應身佛大部分都是粗身,報身跟法身都屬於細身跟最細身,只能夠這樣子講。粗跟細,粗就是應身佛,就是有肉體的,就是應身佛;報身佛,就是顯現出來,有著裝的、莊嚴的,屬於報身佛;最細身就是沒有形象的。
我們先講笑話吧。
年紀越來越大,記性就越來越差。醫生就問了:「你得到什麼病呢?」
病人講:「我得到了間歇性的失憶症。」
醫生問:「有什麼具體的症狀呢?」
病人回答:「一看到漂亮的姑娘,就忘了自己已經結婚了。」
醫生講:「你給我滾,這個病我自己都沒有醫好。」
這個病你不要問我,我自己也沒有醫好。
有一天你發達了,一定要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夠享受人生;有一天你落魄了,還得有一個好身體,才能夠東山再起。健康不是第一,而是唯一。
這也貴、那也貴,照照鏡子,其實你自己最貴。當你倒在病床上的時候,多少錢才能夠把你扶起來。所以,儲存健康是最明智的選擇。
人生只有單程,沒有往返。沒有再走回去的,只有一直往前走的。讓自己健康是美德,讓家人健康是一種責任。人生的下半場,拼的就是健康。
健康最重要 年輕勿糟蹋身體
這個 long life (長壽) 是沒有用的,要 healthy (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健康才是最重要。long life and healthy,又長壽、又健康,那就真的是很好。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真的是要注意自己的健康。
以前不懂事,小時候、年輕的時候不懂事,把自己的身體糟蹋了。等到最後、你下半場是身體來糟蹋你,這個時候就麻煩了。我們年輕的時候,有些人不懂事,把身體糟蹋了,熬夜、菸酒都不忌。另外,還有把自己身體全部都糟蹋了,等到你知道的時候,吃東西也是亂吃的,所以等到你年紀大了,身體已經就沒辦法了。所以,如果你還年輕的話,真的!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像菸、酒、還有毒都不能碰,另外也不要熬夜,生活正常一點,不要把你的身體耗掉,這是很重要。有時候,到了你年紀大的時候,變成你的身體來糟蹋你。
盧師尊誓願生生世世弘揚佛法度眾生
結婚是為了變得幸福;離婚也是;不結婚也是,都是要變得幸福。離婚也是要追求幸福;不結婚也是要追求幸福;結婚也是為了追求幸福。其實結不結婚都會後悔。
巷子裡的貓很自由,卻沒有歸宿;圍牆裡的狗有歸宿,但是終身都得低頭。人生這一題是一個選擇題,怎麼選都會有遺憾。你選擇結婚;選擇離婚;選擇不結婚,都會有遺憾。
將來我會選擇不結婚。(師尊與眾笑)。以後要刻骨銘心,要寫著不結婚,為什麼?因為將來如果再來娑婆世界,我要當和尚,還是在弘揚佛法。(眾鼓掌)。是為了弘揚佛法才不結婚的,我如果不弘揚佛法,我是選擇結婚的。
師母賢良淑德 輔佐聖尊居功至偉
對啊!今天我第一個扣子掉了。掉的時候,我是會懂得用針線把它縫起來,我自己就會縫。我拿了衣服過去的時候,師母說:「你扣子掉了,我來縫。」師母要縫,我說:「我自己縫。」師母說:她一定要幫我縫。結果她就拿著針,針都會發抖。(師尊與眾笑)。又拿著線,線要插針孔,很難插得準。但是,她就是把自己夾的很緊,很準、很準。到最後沒有眼鏡,她就去叫誰拿眼鏡給她,她就戴上眼鏡,真的插得很準,她有她的方法,她以前是做裁縫,師母年輕的時候,她做洋裁。她就在那邊縫,其實我自己來弄的話,大概幾分鐘之內可以弄好。為了這個扣子,她弄了半個小時。我五分鐘可以做好的。她幫我做,而且不讓我做,她一定要縫,半個小時。這是很感人的一件事情!因為她手腳都不靈活。(眾鼓掌)。但是她一定要幫我做。
我的腳有皮膚破了,她今天拿著剪刀,就幫我剪那個 OK 繃。OK 繃有一種透空氣的,皮膚破的地方先塗薄薄的藥上去,然後拿一個棉絮先弄著,然後再貼 OK繃。OK 繃是這樣子,把那個黏起來。就先貼上那個棉絮,然後再拿一個膠布。我看她拿著剪刀這樣子,抖、抖、抖、抖、抖,好像要插到她自己的手,她還是做。
師母是很辛苦,但是她看我自己穿線,她都不肯讓我穿,她一定要穿。第一個扣子掉了,她幫我給它縫好。其實我會縫,但是她一定要做。像貼那個膠片,也是她用剪刀剪了,幫我貼上去。「蓮麒」在旁邊看,我看她拿著剪刀在剪膠片的時候,我很害怕她拿剪刀、或者拿刀子,因為刀子會晃來晃去,實在是很怕。但是她一定要做,她到了現在,她還是幫我做很多的事情。所以,真的結婚也有好處。
很多事情都是她來做。像報稅,她記憶力也不是很好,已經記憶力喪失了很多。不過,認真的講起來,我這一輩子對對世間的一切事情,我都不會,我就只懂得佛法,人情世故我都不會。一切人情世故都是她在做,所以,她幫忙也是很多的。我下輩子要趕快出家,才能夠自由的弘法;如果不弘法,那還是選擇結婚。要弘法就是要出家、不結婚。
《維摩詰所說經》第 133 講
〈菩薩品第四〉
「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蜜。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教化眾生而起於空。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示現受生而起無作。護持正法起方便力。
以度眾生起四攝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於身命財起三堅法。於六念中起思念法。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離身心相不懈怠 精進最重要
我們講《維摩詰經》。
「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蜜」。其實「毘梨耶波羅蜜」就是「精進波羅蜜」。「以離身心相」,為什麼要這樣子做?就是說要精進,不能夠懈怠,不可以偷懶,就去除你的懶隋。你用精進波羅蜜,就是我們在修行當中都是精進的。六種波羅蜜當中,都應該含有精進,精進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寫書,我如果有一天偷懶,我這個書就不會完成。因為一天偷懶,就會好幾天都跟著偷懶。像我修法,我如果有一天不修法,我就會連續好幾天都不修法,你就會學成懶隋,就不是精進。所以一定是離身心相,離開懶隋,你就要學精進波羅蜜。
直心無妄念 收散亂為一心
「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禪波羅蜜」就是「禪定波羅蜜」。什麼是「菩提相」呢?所謂菩提相就是「一心」,把散亂的心收為一個心,就是禪定波羅蜜。這個時候你才能夠「直心」,直心就是這個意思,直心是道場。什麼叫「直心」?你沒有妄想、沒有妄念,一心去追求佛法,就是禪定波羅蜜。
你要成就,就不能夠有這些妄念在旁邊。你要把所有的心收起來,變成「禪」、變成一個「定」。
「定」就是把妄變成真,妄變成真就是「直心」。這一點禪定是非常重要的,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禪定?就是要把這些所有不好的思想、所有不好的妄念、所有不好的東西,通通都去除掉,就是直心,這樣子才能夠成就。
如來出世根本智 入世度眾分別智
一切種智包含根本智與分別智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就是智慧啦——如來的智慧。如來的智慧有幾種:「一切種智」就包括了「根本智」、「分別智」。根本智是屬於如來的智慧;分別智是屬於應用的智慧、度化眾生的智慧、在人間入世法的智慧,是屬於分別智;出世法的智慧就屬於根本智,兩個合起來就是「一切種智」,就是般若波羅蜜,就是智慧。六波羅蜜當中的一個。
你要在娑婆世界度眾生,要有分別智;當你回歸到如來的智慧,那是根本智。所以,我們在娑婆世界,一切種智有出世的根本智、跟入世的分別智,要懂得這些智慧。你懂得應用的話,就是一切種智,這就是智慧波羅蜜,這是六波羅蜜當中最重要的。
以第一義空教化眾生
「教化眾生而起於空」。「空」就是根本智,就是「第一義空」。維摩詰講:你要去教化眾生,要起於「空」,這是屬於「第一義空」,不是「頑空」。第一義空包含了根本智跟分別智在裡面的,這是教化眾生的。
無相無作 無為而為
「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 這是解脫 —— 無相解脫。「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你為什麼不捨「有為法」呢?你是「無為而為」,「為」就是「有為法」;但是你做這個事情是無為,不為什麼而做,這就是「無相」。「不捨有為法而起無相」,無為而為就是屬於「無相解脫」,你不是為了什麼做的。
這裡所講的三種解脫:一個是「第一義空解脫」、一個是「無相解脫」、一個是「無作解脫」。你不為什麼而做,但是你做,叫做「無為而為」。所以,我們常常提到什麼叫無為而為?你去做了,但是不為什麼而做。像「法佈施」來講,像師尊在這裡說法,我不為什麼說法的,但是我就是說法。這樣子你們可以了解嗎?(眾鼓掌)。
不為什麼!我不是為了說法的時候,廟裡面給我一個紅包,我就為了這個紅包來說法?不是!我不是為了這個!以前我坐在這裡說一場法,剛開始的時候,「蓮茲」做會計的時候,那時候是二佰塊 (美金) 是嗎?紅包裡面是二佰塊。現在通貨膨脹,所以就多一點。(師尊與眾笑)。多一點也等於是過去的二佰塊。他們是講好的,在「彩雷」也是那個數目。在這裡也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但是,師尊不是為了這個而說法,這就是無為而為,就是這樣子。
就是無作、無相,無相解脫跟無作解脫。都是這樣子的,都是這個意思。「第一義空解脫、無相解脫、無作解脫」這三種解脫的方法,這是維摩詰講的。
佈施 愛語 利行 同事 四攝法方便度眾生
「護持正法起方便力」。這是一種度眾生的方便,度眾生什麼「方便」呢?「以度眾生起四攝法」—— 要度眾生有「四攝法」。我們知道四攝法:一個是「佈施」、一個是「愛語」、一個是「利行」、一個是「同事」。
「同事」,我示現跟大家生活在一起,就是同事。在同事當中,我可以度化很多人,大家都一樣。一個是「愛語」,就是不會用很兇惡的面孔去對待人,就是用柔軟語、用勸解的方法、用柔順的方法去度化眾生,不是用硬的逼你們,不是用硬逼的,這是愛語。
另外「佈施」,我現在做的就是法的佈施,法的佈施 —— 跟大家說法,就是法的佈施。如果「Sheng-Yen Lu Foundation (盧勝彥佈施基金會)」是財施,用金錢去佈施眾生的是財施。財施是短暫的;法施才是永遠的,也不受時空的限制,都可以修法的。
用四攝法去度眾生,佈施也是一個方法;愛語是用柔軟的方式;同事是跟大家在一起;再來是「利行」,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都是對大家有益處的。這四個方法就是屬於四種攝召眾生學習佛法的方法、度眾生的方法,這是四攝法。
恭敬所有人 除掉驕傲我慢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 恭敬任何一個人,會除掉自己的「我慢」,尊敬任何一個人。後來維摩詰會講到,為什麼要除掉我慢呢?因為人不能夠太驕傲,你驕傲是度不了眾生的。一定要低下才能夠度眾生,不能夠太驕傲。「敬事」—— 對任何事情、對任何人都起恭敬心,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忘身命棄財寶 修佛法堅固成就
「於身命財起三堅法」。身體、生命跟財物,「三堅法」,你們查到沒有,什麼是「三堅」?這裡面寫的:身體、命跟財就是三堅法嘛!
念佛法僧施戒天 於六念中起思念法
「於六念中起思念法」。「六念」,我們知道佛教我們六念:「念佛、念法、念僧」,最後是「念天」,連天也念,有「六念法」。六念是哪六念?你們記得嗎?念佛、念法、念僧、最後是念天。(回答: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 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這是六念。
常常想念佛、想念法、想念僧、想念佈施、想念戒律、想念天,就是六念法。「於六念中起思念法。」—— 就是教你常常去想這六種。
六和敬:身和同住 口和無諍 意和同悅
「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你要直心,就是要有「六和敬」。什麼叫做六和敬?這也是六種,我告訴大家:第一個、身體。
六和敬是一個僧團裡面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釋迦牟尼佛」的僧團就是用六和敬,釋迦牟尼佛常常講六和敬。
你在僧團裡要六和敬:一個是「身體相同」。僧團裡面因為大家穿的都是法衣,就是相同;理光頭就是相同,這個是身體相同。理光頭就是修行;穿法衣就是修行,這是第一種相同。
第二種「口相同」—— 嘴巴相同。因為口多唸佛,不要去講無聊的話,在僧團裡面不講無聊的話。你就多唸佛、多唸咒,不講無聊的話,就是「口相同」,不起爭執。我罵你、你罵我,這就不是六和敬。嘴巴常常唸佛,大家的口都是一樣的在唸佛、唸咒,都是在修行,這是口相同。
「意念相同」,你穿喇嘛裝是做什麼?要修行、要成就、要成佛呀!像一般世俗弟子皈依做什麼?意念相同,都是將來要成就的、成佛、成為菩薩,就是意念相同嘛!身、口、意都相同,就是「三和敬」。
戒和同修 見和同解 利和同均
第四種和敬就是「戒相同」。比丘有比丘戒;比丘尼有比丘尼戒,戒律都是一樣的。大家守戒,就是戒相同。這四種:身、口、意、戒。
再來第五種,誰知道第五種?「見」。主要是「見解相同」。彼此之間,你的見解、我的見解,彼此是一樣的,見解相同。像師尊說法,也是一種見解,你們把這個見解拿來當自己的見解,每一個人的見解都是一樣的,這就是見解相同。
再來是「利」,將來要成就是利,「利相同」。像我們一起大家合力把壇城佈置得很莊嚴,這也是一種利,利相同。
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就是「身、口、意、戒、見、利」,這六種全部都相同。也就是說雖然不同的人,但是這六種全部相同,也就是六和敬。「於六和敬起質直心」,這樣子你能夠直心。六種全部相同的話,你就是直心 —— 直心是道場。我們講到這裡。
要不要講個笑話啊?(眾鼓掌)。這些笑話,我發覺不是怎麼好笑。
太太對老公講:「老公,我最近肚子越來越大,是不是懷孕了?」
老公回答:「我知道孩子的爸爸是誰?」
老婆問:「誰啊?」「有三個!一個是麥當勞、一個是鬍鬚張、一個是肯德基。」
被「AI」搶走了工作的人,如何稱呼?答案是「悲哀」。AI跟悲哀。
兒子跟老爸講:「老爸啊!」
老爸說:「想家了嗎?在外面賺不到錢,就回來幫忙吧!」
兒子講:「爸!如果你年輕的時候,多吃一點苦,可能我現在就是富二代。」
老爸講:「你現在吃苦,你的兒子就是富二代。」
兒子講:「憑什麼我吃苦呢?讓那個兔崽子享福?」
老爸回答:「我當年也是這樣子想。」
嗡嘛尼唄咪吽。
感謝【世界真佛報總社】提供開示全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