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1日 聖尊蓮生活佛 主持西雅圖雷藏寺「地藏王菩薩本尊法同修」暨 《維摩詰經》第61講

佛陀八萬四千法門  醫眾生八萬四千病
釋迦牟尼佛大醫王  功德無邊人天敬禮

【《維摩詰所說經》第61講】

〈佛國品第一〉
「度老病死大醫王。當禮法海德無邊。毀譽不動如須彌。於善不善等以慈。
心行平等如虛空。孰聞人寶不敬承。」


釋迦牟尼佛大醫王  救度眾生老病死苦


我們講《維摩詰經》。

菩薩在讚揚「釋迦牟尼佛」。我們講到:「度老病死大醫王。當禮法海德無邊。」

釋迦牟尼佛是大醫王,祂治什麼病?我們人活在這世界上,有很多的苦。所以,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以前,祂說法第一句話:「人生是苦。」「老苦」大家都知道,老跟病,都是連在一起的。年輕人不知道病苦、病痛,就消耗掉他自己本身的生命。「中風」以前是老年人才中風的,現在年輕人也中風了,「中風」就是heart 心臟血管阻塞,或者腦血管阻塞,這叫「中風」。


「度老病死」,因為人生是苦,小孩出生的時候,以前醫學不發達,難產而死的婦女非常多。生,也是苦,婦女小孩兩個都苦,生出來的小孩,有的也不健全。婦女生孩子,以前醫學不發達的時候,也是一種冒險。


生也是苦;老更是苦。你得病了,像插管,直接讓食物到胃、到腸子,全部都是苦。很多種病,現在cancer (癌症) 還是沒有藥可以治。只能夠用「化療」,cancer (癌症) 也是第一個很大的病魔。


病是苦;老是苦;死的時候,也是很苦。死的時候所經歷的苦,我們密教知道:死的時候要經過「地、水、火、風」四大分散的苦——「地、水、火、風」一樣一樣消失的時候的苦,就是一種「死苦」。


釋迦牟尼佛度眾生的種種的苦,祂是一個大醫王,好像醫生一樣。你有八萬四千種病,祂給八萬四千種法,來治人本身的病,所以,讚揚釋迦牟尼佛是大醫王。


佛法八萬四千  佛陀功德無邊

「當禮法海德無邊。」

佛法像海洋一樣,「八萬四千法」就像一個海洋——「法海」,法的海洋。佛的智慧,當然不只是海洋,而是整個虛空。我們講佛法是什麼?什麼都是佛法。也可以講,佛法像虛空一樣,任何事情都是佛法。不要以為你賺錢不是佛法,賺錢當然也是佛法。你怎麼用錢也是佛法;你怎麼賺錢還是佛法。所以有「正財」,有「偏財」,有「法財」,都是佛法。還有「無量捨」,「慈悲喜捨」都是財。我們講「佈施」,有「財施」、有「法施」、有「無畏施」,這都是「佈施」。


那麼「名」呢,「名」也是佛法。所有的名也是佛法。講「色」,其實「色」也是佛法。一般在顯教來講,用「堵法」,他把「財、色、名」堵起來。在顯教來講,都是用堵的,你到深山去閉關,你不必用到錢,但是你還是要人家施捨給你,所以出家人是「上乞佛法,下乞衣食」。「下乞衣食」——你穿衣吃飯都是要眾生給你佈施。這就是「乞」;「上乞佛法」——你必須要去求得佛法。向上是求佛法;向下就是求衣食。這個加起來叫做「比丘、比丘尼」。如果你單單乞衣食而不乞佛法,不叫比丘、比丘尼,你是乞丐。你今天出了家,你不乞佛法,不修佛法,不去拿佛法來修行,你是乞丐,你不是比丘、比丘尼。你只是好吃懶做的乞丐,出了家變成好吃懶做的乞丐,就不得了了,一定下三途。你是上乞佛法,下乞衣食,才叫做比丘、比丘尼。


所以,「當禮法海德無邊」,你要學習到佛法,你才道德無邊、功德無邊啊!釋迦牟尼佛就是功德無邊啊,因為祂有虛空一樣的佛法,八萬四千法門,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病,道理就在這裡。所以,出家人不是為了吃飯穿衣,當然吃飯穿衣也重要,但是佛法更重要。


密教,什麼都是法。金錢在顯教來講,不碰;色慾,在顯教來講,不碰;在名來講,名譽,他也不碰。有出家人當總統?出過家以後再當了總統。好像是出家人走入政治界,當然也可以度眾生。其實我告訴大家,在密教,是可以的。因為密教有「財神法」,有財神法就是跟錢有關;「雙身法」就跟色有關。另外,出家人成名以後,走入政治界,他更可以去救度眾生。


梁武帝文武全才開國奉道  曾四次入同泰寺捨身出家


甚至像梁武帝蕭衍,他又是和尚,梁武帝他出生的時候,他們有一個習慣,叫做「抓周」,「抓周」是什麼呢?在中國大陸,「抓周」就是擺了很多東西,那個baby(嬰兒) 出生的時候,他會去抓一些東西,就象徵他將來會做什麼。


梁武帝他抓了三個東西:

第一個、他抓了一本書。他的才學很好,這個人將來會讀四書五經、儒教,他會懂這些東西。

第二次,他抓了一把劍。這個人還是文武全才。他又會武,他也當過「參軍」——就是鎮守邊疆的將軍,他也當過將軍。他也懂得四書五經,也當過將軍。

後來,他抓到一條「念珠」,他也當了和尚。


梁武帝當皇帝的時候,做的很不舒服的時候,就到隔壁的「同泰寺」去出家當和尚,還要文武大臣去給他買回來,又當皇帝,一下子他又不舒服,又跑去當和尚,同泰寺跟皇宮剛好隔一道牆。一下子他當和尚,但是被抓回來當皇帝,被抓回來四次,他當和尚又當了四次。他抓周的時候,他就抓到一本書、一把劍、還有唸珠。


所以,他當了和尚;也當了將軍;然後也當了「儒士」。他是那時候的「竟陵八友」當中的一位。也就是很有學問的八個人當中,其中的一個很有學問的人。所以佛法是包涵了整個全部的。所以,也有皇帝當和尚的;也有和尚當皇帝的,梁武帝就是其中一個。


「法海德無邊」,功德無邊。真的,釋迦牟尼佛的功德是無邊的,什麼都是佛法。當然,顯教是不碰,財不碰;色不碰;名不碰。在密教是可以的,財、色、名,照樣的度眾生,這是密教的方法。所以,整個虛空都是法海,功德無盡。


無生法忍不退道心  以平等心慈悲度眾

眾生皆有平等佛性  心佛眾生三者無別

利衰毀譽稱譏苦樂  八風吹不動

無生法忍不退道心  不動如須彌


「毀譽不動如須彌」

釋迦牟尼佛,哪有什麼毀譽啊?毀謗跟名譽都不動的,這叫做「八風吹不動」,毀跟譽是「八風」當中的兩項,通通都不動的如須彌。為什麼會不動?因為祂已經得到「無生法忍」的果位,就不動了。你到了無生法忍的果位,就不動了,那是「菩薩第八地」,叫「不動地」,唯有這樣才不會退道心。到了菩薩第八地,不會退道心;初發心的菩薩,都會退道心的;


何況是我們芸芸眾生,都會退道心的。師尊算了一百件都是準,其中有一件不準,他就退道心了。我信佛法,佛就要保佑我;佛不保佑我,我就退道心。哪有那麼便宜的,你信了佛,佛就保佑你。你信心都不夠,怎麼保佑你。人家毀謗你,你就退道心;人家讚揚你,你也退道心,你就驕傲,那等於是退道心。


「不動」,就是毀謗、給你再好的名譽,你都不會動搖的。

「如須彌」,須彌就是「須彌山」,須彌山是不動的。

現在講不動,實在是很少,整個地球上都會動。我們以前講房子叫做「不動產」,它是不會動的。哪裡不會動?你看「土耳其」的地震,你的不動產會動嗎?都沒有了,怎麼不動呢?土耳其地震都動了。西雅圖在一百多年前也有大地震喔!所以都是會動的。


這裡比喻:不動像須彌山一樣。釋迦牟尼佛祂是任何毀謗、或者是給祂讚揚,祂都是不會動的。如須彌山,好像山一樣,祂不會動的,不動搖、不退道心。我們修行人也要一樣,要學習到第八地,祂不動搖,毀謗也好,讚揚也好,什麼都好,就是心永遠不動,不會退的。


平等心慈悲度眾  不分善惡好壞美醜

「於善不善等以慈」

哇!這是無量慈。「慈悲喜捨」的無量慈。「於善不善等以慈」,我們是把人分成:這個是好人;這個是壞人;這是怎麼樣的人;會吃醋的;會嫉妒的;很邪惡的;心地很不好的。

「於善不善等以慈」,就是「平等捨、平等心」。釋迦牟尼佛度眾生,是以「平等心」來度眾生。你善的,我也度;不善的,我也度;通通都度。


所以,我講其實惡人也有善心。我講過一個事情:一大批強盜要到這個村莊去搶劫,到了村莊口的時候,有一口井,有一個小孩子爬到井旁邊,快要掉到井裡了,這些強盜說:「慢點!我們先救這個小孩子。」救完再去搶。那個小孩子爬爬爬,爬到井旁邊,快要掉下去了,在井旁邊玩,一下子就掉下去了,強盜也有善心啊!他看到說:「誒!這個小孩子的生命很危險,我們先救這個小孩。」先把這個小孩子救起來,拉到旁邊,然後再到村莊裡面去搶。他也發善心啊!強盜有時候也發善心的。


你看日本的黑道的「山口組」,你知道嗎?阪神大地震第一個出來賑災的是誰?「山口組」。日本阪神大地震——就是大阪跟神戶的那一次大地震,第一個先出來賑災的,居然是黑道的「山口組」。所以他們也不一定完全是惡的,他們也會有善心的。


所以,這裡講「於善不善等以慈」,釋迦牟尼佛救度眾生,不可以分這個是好人,這個我要度;這個壞人,這個我不度。沒有這回事,祂全部都度,就是全部通通都給慈悲的救度,都給他們快樂。就是「於善不善等以慈」——平等的用慈悲的心來救度,祂沒有分好人壞人。


心中有憤恨才會告人

告人的會痛苦  被告的也會痛苦


師尊現在也是一樣。所以,在台灣我也講了,在美國我也講了:

我不告人家,因為你告人家,你就是有恨才告人家啊!你心中沒有恨怎麼會告人呢?我們修行人哪裡能夠恨人家,不可以的。因為我們是修行人,我們不能恨人家,所以我們不能告人家啊!你告人家,讓人家怎麼樣呢?被告的人會痛苦啊!你自己也會痛苦啊!


在美國打官司,一告五年、十年、二十年,都在告的。那些法官今日退庭,今天不舒服,改天再判,一改,到了明年了。我的天啊!這一告就是好幾年,好幾年當中,你都在為了告人家挖空心思,不好的。


所以,廣東人就講「官非」,「非」是不好的。你有沒有「官非」啊?被告的人也痛苦;吿的人也痛苦,一告就很久。所以,我發願:「我不告人。」

有一個上師跟我講:「師尊啊!你錯了,你不告人,人家告你怎麼辦?」

告就告吧,沒辦法,但是我絕對不告人。因為告人就加痛苦在別人身上,而且你心裡上有憤恨,你才會告人。發出怒恨,你才會告人。所以釋迦牟尼佛是「於善不善等以慈」,是平等的慈悲救度。


以平等心度眾生  心如虛空包容一切


後面那一句「心行平等如虛空」。剛剛講的都是平等,「心行平等」,釋迦牟尼佛是以平等心來度眾生,祂的心像虛空一樣,包容一切的,不管你是什麼人?通通都包容了。那是「心行平等如虛空」


眾生都有佛性  平等無分別

心、佛、眾生  三者無分別


再來是「孰聞人寶不敬承」。釋迦牟尼佛是「佛寶」;也是「法寶」;也是「僧寶」。祂是佛——佛寶,也是法寶,也是僧寶。所有人通通都是要恭敬,對所有人通通都是恭敬的。因為我們眾生,以為我們是眾生,其實不是。心、佛、眾生,沒有分別,心、佛、眾生,都是平等的,因為眾生都有佛性,都是平等的,要恭敬!


慈:給人快樂  悲:拔除人的痛苦

喜:隨喜的去做  捨:平等對待眾生,沒有分別


「心行平等如虛空。孰聞人寶不敬承。」就是這個意思,全部都要恭敬,所有的人都要恭敬。你恭敬別人;別人恭敬你。人人通通都要恭敬,不管你是什麼人,善與不善,同樣都給人快樂,拔除人的痛苦去救眾生,然後歡喜的去做,隨喜的去做,而且是平等來視眾生,就是「慈悲喜捨」。慈——就是給人快樂;悲——就是拔除人的痛苦;喜——就是隨喜的去做,捨——是平等的對待眾生,沒有分別。善的,就去幫助他;惡的,我就不去幫忙,沒有這回事,善的、惡的都要度。


嗡。嘛呢。唄咪。吽。

2025真佛宗為世界祈福 「一生一咒」800萬遍上師心咒活動,從今年師尊的佛誕日正式啟動,請參加者到TBSN官網以下鏈接登記資料: 每持滿十萬遍上師心咒者,宗委會將把名單呈給師尊加持。每持滿一百萬遍者,將列名護摩法會功德主,資料請師尊主壇護摩法會時下護摩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