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何謂真佛宗 (三)真佛宗的宗旨
一、何謂真佛宗的宗旨?
明白自己的心,看到自己本來的佛性,那麼自己能夠生,能夠死,到最後涅槃寂靜,無生無死,而成就佛果,這就是真佛宗派最主要的宗旨。
宗旨的意思就是說這是個目標,一個旗幟,你朝這個方向走就是對的。所以這個也可以講我們學佛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自主生死,明心見性」。
像消除業障,了脫煩惱,也可以這樣子講,這也算是自主生死的一部份。
真佛宗派的宗旨,是「自主生死」,「明心見性」,這個宗旨不能忘掉。
那麼脫離了自主生死,明心見性以外的,就稱為旁支。(細說密教修持完整儀軌第三十四頁)
二、何謂「明心見性」?
就是自己的真心顯現了,一切全明白了,確確實實真性,而不是意識的假性。(蓮生活佛文集第五十四冊第一二七頁)
「明心見性」的人,就是「證悟的人」,就是明白本來面目,已經破了「無始無明窠臼遮障」之謂也。此境界,圓覺普照,寂滅無二,萬法從自性而生。(蓮生活佛文集第五十九冊第十二頁)
所謂「明心見性」的證悟,不在於文字,也不在於口舌,更無有「正法」「外道」之分別,因為佛性顯現的時候,一切六塵亦是佛性,是真如,一切的「外道」也是「佛性」。
祇有豁然「明心見性」的人,自然就明白,他知道一有了證悟,佛永遠是佛,不會再變為眾生及凡夫,完完全全不增不減,也是不生不滅的。(蓮生活佛文集第五十九冊第五十八頁)
密教的修行正是以自心去印證成佛,當三昧耶薩埵(自心)和智慧薩埵(虛空)合一的時候,是無分無別的,是平等,是一味,是同體。
相應的現象是:「三昧耶薩埵」等於「智慧薩埵」。
佛教最高的境界,在佛性顯現的時候,才知原來「佛陀」與一切眾生是同體的,因為每一個人的「自性清淨真如」是一樣的。(蓮生活佛文集第一一七冊第一六四頁)
蓮生活佛 盧勝彥認為,佛性不是言語文字可以完全表達的,佛性是用心靈去領會的,佛性往往在不思量中,赤裸裸中,自然而然中,平常生活中,自然流露出來的。(蓮生活佛文集第一一七冊第一五四頁)
「真性」可以稱為「不滅的靈魂」,所謂「明心見性」是完全認知了「真性」之謂也。這「真性」亦即是人類「肉體」「意識」之源。「光」、「電力」、「力場」之源了,也是「磁」之源頭。
「真性」的相貌若要追問,可以說法界之相就是「真性」,因為法界之相是空的,而一切法空即是「真性」,二者是毫無分別的,能知「真性」者,已得無上菩提,得無上正等正覺,這也就是「一切法如實相的圓滿」,就是這樣的覺悟。(蓮生活佛文集第五十二冊第五十六頁)
「無念」是佛的本體,是「真如本性」,是「不來不去」的如來,但,卻能發揮無窮無盡之妙用。(蓮生活佛文集第一一○冊第一一七頁)
蓮生活佛 盧勝彥莊嚴的宣告:
把貪(大樂)、瞋(淨光)、痴(空性),寬坦而任運,就是開悟,就是「明心見性」。簡單的說,佛性就是貪、瞋、痴的轉化,貪瞋痴即是佛性。(蓮生活佛文集第一二二冊第一三五頁)
三、何謂「自主生死」?
就是自自如如的自在,要自己生就生,要自己死就死,要來就來,要去就去,這就是「不來不去」的如來。(蓮生活佛文集第五十四冊第一二六頁)
修行人的精細心靈力量,要離開粗俗的肉體時,是可以自主的,這是「預知」的一部分,能夠如此自動脫離的,就是「自主生死」。(蓮生活佛文集第四十九冊第四十七頁)
自主生死,在「外觀」是跟平常的死是一樣;但是在「內在」,可以選擇自己到那裡去,這個叫做「自主」,也就是說,不會受到六道輪迴。我可以到西方極樂世界,我要去就去;
我要到天上界,我可以要去就去;這叫「自主生死」。這是「內在」,我完全自主我的元神到任何一個境界;「外在」來講,就是我的任務已了,我就可以走,就算遭遇到什麼特別的意外,或有什麼因果,我可以要避開就避開,不避開就是了這個因果。(虹光大成就第二冊第二三○頁)
把自己的生命原素送出去,就是你自己的光跟佛國的光互相合一,就是密教的相應,互相接引。這樣子我們可以到哪裡去,可以怎麼樣子走,就叫做「自主生死」。(虹光大成就第三冊第三十五頁)
四、為何在修行當中,最主要的目標就是「明心見性」?
修行是修自己本來的本性,這個才是最主要的目標。只要離開本性的,就全部稱為方便。所以任何一種法,也可以稱為方便而已。因為不管你是在守戒、在禪定、在觀想,甚至於證果,都是離不開自性的,這一點很重要。
由自性而修,得到了正果,才是真正的佛,你離開了自性而修,就完全已經脫離了真正的佛,這一點很重要。(虹光大成就第三冊第二四六頁)
五、如何是開悟(明心見性)的現象?
1.一個開悟的人,就是佛跟自己成為一體,這個就是佛的「一味」。
成就者,腦海裡面就是佛的思想,開口說話講的是佛語,你的身體就是佛的身體。當佛跟你合一的時候,這種一味的現象,就叫做開悟的現象之一。
2.本身的氣非常充滿,你無論如何,你走到那裡,你都跟所有的氣是一樣的,任何一個空氣都有你的存在,你就是氣,氣也就是你,有氣的地方就有你。
3.修密教的開悟,破瓦法一定成就的。頂上頭頂八個指頭上去的地方有一個洞,這個洞呢,就是開頂的證明。你能夠頂開一個洞,也能夠使別人頂開一個洞。(蓮生活佛文集第九十八冊第一八九頁)
六、如何是「明心見性」的境界?
這是蓮生活佛 盧勝彥證悟的境界體會出來的。
「佛佛平等」,簡單的說,佛性是平等的,沒有那一個佛最高最大,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不是那一個大,而是佛性平等。
再說「法法平等﹂,法有大小之分,這是在小乘中乘有分別的,真正大乘法的得證,佛性變成無始無終,修習此心,至於明心,便知這世間萬法,原是唯心,萬法本是一法,一法又是無有法,到了圓覺普照,寂滅無二的見「佛性」時,始知「法法平等」。
不管你學【華嚴經】的法,或學【涅槃經】的法,或是【楞伽經】的法,不管是小乘、中乘、大乘,或密宗紅、黃、白、花的密法,總之到了明白「無始生死之根元」,這一斷無明,便是證悟,這就是「法法平等」。(蓮生活佛文集第五十九冊第十四頁)
尚未明心見性的人,不管你用何法修行,統統是「外道」,你認為是「正法」,那是自己的「知覺作用」,是用自己的腦筋去想出來的,在尚未得證悟之前,凡一切法均是虛妄,也就是全是「外道」。
學佛者喜批評別人是「外道」,但他根本不明白他的法也是虛妄的法,也正是「外道」的法,得到「明心見性」的人,根本沒有法可修,佛性自顯,法本無法,一切法均是「外道」而已。
【華嚴經】云:「譬如真如,恆守本性,無有變易。」所以唯一不變的,就是佛性而已,離了佛性,全是變易的「外道」。
人若沒有證果,沒有成佛,都在道外邊,統統是「外道」。(蓮生活佛文集第五十九冊第六十頁)
七、何謂「明心見性」的口訣?
「明心見性」就是佛性,就是真佛。
「真佛口訣」就是:最先是「無念」,安住在本尊三摩地,空一切相,消滅了一切的法。次之是無相「無作」,在三昧之中,離了一切相,一切法亦滅。
最後是,無住無得失無愛惡取捨分別,沒有相對,也沒有絕對,完全平等之性,證得了中道之實相,識變成無,真佛顯現。
真佛顯現的目的即是「自度度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對一切外境,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而住。過去現在未來也是打成一片,平等而住。
密宗行者,內明也是不分別、不愛惡、不取捨、自心平等,空幻一如。最後是內外打成一片,得到清淨無垢意。
自性光明與法界光明融合,就是「真佛」。(蓮生活佛文集第六十三冊第一八○頁)
而蓮生活佛 盧勝彥成就了「空性法身」之後,依然行持了:
1.光明不離
2.智慧無上
3.解脫煩惱
4.大樂永持
5.莊嚴光彩
6.世間度生
不但自利,也一樣利他。(蓮生活佛文集第九十五冊第一九八頁)
八、為何在真佛宗必須「依序而修」,方可得到「明心見性」?
「真佛宗」最高的大法即是「無上密部成佛法」。要修證此大法,一定要從「四加行法」先相應,再相應「上師相應法」,接著是「本尊法」相應,再接著修「金剛法」相應,最後才可修習「無上密部成佛法」。
這是依序而修,不出毛病。
若不依序而修,易出差錯。
這成佛,是不生不滅的真性,經過了「悟」、「修」、「持」、「證」才能夠得到這真正佛性,這是最高無上的境界。
這「真佛」的無上境界本是不可說,勉強寫出,即是:
泯識歸性,攝用歸體,一切皆空。
自性光明,法界光明合而為一。
第一義諦。(蓮生活佛文集第六十三冊第一七九頁)
這成佛是先「明心」,後「見性」,再證「實相」,接著證「法身」,最後的成佛是「覺行圓滿」。
先自性清淨,一切萬事萬物眾生平等清淨。
生死可以自主,也就是生死的因果可以自主。
進而到了自己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而住在菩提中。(蓮生活佛文集第六十三冊第一八○頁)
九、在金剛乘修行過程中,行者需謹記哪四種「明白自己自性」的過失?
在修行「明白自己的自性」(指佛性)當中,一般人有四種過失,這四種過失要記得很清楚,茲說明如下:
第一種過失:你跟佛的距離太遠,這種想法是一種過失。
第二種過失:你自己本身不是佛,跟佛性有差別。
第三種過失:你永遠不能明心見性。
第四種過失:你是向外求,而不是向你的自性求。
向內求才是金剛乘,向外求就是外道。(虹光大成就第三冊第七十七頁)
十、在佛教中「自主生死」的方法有哪些?
特殊的修煉,可以按自己的意願,出生或死亡,生死可以自由自在的控制,他們是成就高的聖哲,知道死亡祇是修煉過程的一種繼續,靈魂從肉體中走了出來,再進入另一個肉體之中。
修行人有很多「坐脫立亡」(離舍法)的方法:
1.有些修行人,自知這一世的修行已達極限,便爬到很高很高,了無人跡的深山古洞中去,然後把自己封閉在岩洞之中,靜坐的死亡。
2.有些修行人,知道某處的地靈好,知道某地方是聖地,他在死亡之前,便去安排一切,因為聖地一定有聖靈的守護,他可以在聖靈的守護之下,拋棄了他的肉體,同所有的聖靈重新的聚會一處。
3.有些修行人,他在臨死之前,便叫來很多的弟子,跟他們說種種法,開示了所有的道理,指明修真之路,然後在他指定的時間之中,用很完美姿勢端坐靜坐,而後示寂,這些死亡是最泰然的死亡,毫無痛苦之感。
4.有些修行人,可以利用自己的拙火上昇,就是用內在火功,在瞬息之間來燒燬自己的神經叢。(蓮生活佛文集第四十八冊第三十八頁)
十一、為何藏密「活佛轉世制度」的道理,就是「自主生死」?
密宗行者,活佛轉世的大道理,就是「奪舍法」。
這個密法,若非有秘密的直接傳承是不傳的,所以知道這方法的,除了活佛之外,根本就很少人知道。這是活佛自知將示寂之時,遙見初生的嬰兒,指明某年某月某日某地,這初生的嬰兒就是未來的自己。於是自己「離舍」死亡,再飛到嬰兒的家中去,佔住了那個嬰兒的肉體,於是活佛的轉世便大功告成,這個方法就是「奪舍法」。
活佛轉世的「奪舍法」,造成了今天西藏密宗紅教、白教、黃教、花教的四大傳承,活佛就是這樣一代又一代的被認了下來。完美而有成就的「奪舍法」,是密宗傳承的極致,這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密法。(蓮生活佛文集第四十八冊第四十頁)
十二、皈依《真佛宗》學習〈真佛密法〉,如何才能「明心見性、自主生死」?
「真佛宗」,要真正的「明心見性」「自主生死」,就是從「實修」,到「相應」,到「開悟得證」,成就無上佛道。(蓮生活佛文集第五十八冊第五頁)
沒有確確實實的「實修」,無法會見「佛性」,任憑你智慧如何高,口才如何好,若無「會悟」,都是瞎子摸象。(蓮生活佛文集第五十九冊第十三頁)
唯有走向專一的實修方向,才能提昇潛能,才能看清自己的面目。「明心見性」全靠實修,不假外求,「多看、多聽、多聞」是不能「自主生死」的。(蓮生活佛文集第一○五冊第一八七頁)
十三、述說顯密二教,修行得到佛性不同之處?
密教是教你從身體裡面種種的氣、脈、明點顯露佛性。
顯教就是用佛理、用戒、用禪定的方法,去顯露智慧,跟本身的神通力,得到佛性。(新虹光大成就第四冊第二○二頁)
十四、為什麼佛性與密法二者不同?
佛性與密法是不同的,佛性是絕對的實相境界,而密法是修行的工具,是鑽研佛性的方法。更直接了當的說,密法也是一種想念,所以一切密法也是想念的心所造的。
一切有為的密法,也是無常的,這都是成佛見性的工具而已,「法」也是無常,也一樣變幻無常,這些「有為法」,完全是人的因緣,或是巧設的一種方便。
所以,【金剛經】說:「如筏喻者,法應當捨。」這密宗的大法,使汝達到「明心見性」的時候,便可明白,佛性是佛性,密法是密法,二者不相同,到了明心見性,密法便可以捨去而不用,如此才不會被「密法」所縛。
凡是一切的修行,可以說皆名為「方便」,也就是以「妄」破「妄」,以「幻」除「幻」,以幻妄的密法,來得真實的佛性。(蓮生活佛文集第五十九冊第八十五頁)
十五、述說蓮華生大士講解成佛的要件?
我們曉得成佛的要件,這個範圍非常的廣泛,從一個凡夫要到成佛的這個階段,要經過多少的經歷,講起來不得了。蓮華生大士祂應用五個要點,就是把成佛的要件整個解釋:
1.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生死事大」,你要知道生之理,也要知道死之理,你能明白道理,這才是真正的大事。否則當中其實是夢幻一場。「無常迅速」,生死是很快的。(新虹光大成就第五冊第二○三頁)
修行,當然是無常,但是也要體會到「無常迅速」,才能夠下定決心去修行。沒有體會到「無常迅速」,你不會去修。(新虹光大成就第五冊第二一二頁)
2.不退道心,要發菩提心—我們曉得修行蠻困難的,發心也很容易退轉,所以持之以恆非常的重要,就是你一定要有恆心的去把它完成清淨修行的這一種工作。(新虹光大成就第五冊第二一六頁)
3.要隨緣、要隨順、要隨喜、要隨安—一個行者的生活,必須要符合「隨緣」、「隨順」、「隨喜」、「隨安」。(新虹光大成就第五冊第二二一頁)
「隨緣」兩個字,是平衡你身心的方法。「隨緣」兩個字,是我們佛教的一種人生觀,在緣當中,你能夠任運你自己的緣,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新虹光大成就第五冊第二二四頁)
4.要學會禪定—學習禪定,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每一個行者,都必須要在這裡面,下很大的功夫。(新虹光大成就第五冊第二三二頁)
禪定絕不是坐,不是靜,不是細,絕不是,而是一言一行都是禪定,這才是偉大超然。所以動靜皆是禪,動靜皆是定。(新虹光大成就第五冊第二三六頁)
5.要如如不動—「如如不動」這四個字,我們行者在禪定裡面,會產生很多的幻相、幻聽,這個時候,這四個字就用得到。你自己必須要知道這是幻相,你要定心,由定裡面產生清淨的光明,這才是正念。(新虹光大成就第五冊第二三九頁)
按照佛所講,如如不動的境界,是「空」跟「有」之間,這是中道的精神。(新虹光大成就第五冊第二四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