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4日彩虹雷藏寺孔雀明王護摩大法會報導
#TBSN蓮花麗樺報導
2025年5月4日,蓮生法王於西雅圖彩虹雷藏寺主壇「孔雀明王護摩大法會」。護摩圓滿後,法王預告將在5月11日下午3點主壇聖觀音護摩法會,灌頂聖觀音第一富豪法。蓮生法王指出,該法之種子字為黃色「些」字,心咒為:「嗡。嘛呢。唄咪。吽。打札不則。古魯耶。梭哈。」。
對於某單位對此法門非佛法的質疑,蓮生法王明確回應:「依大乘佛法之見,世間一切皆是佛法,財、色、名,乃至衣食住行、育樂,無一不是佛法。」祂強調,關鍵在於能否轉化貪、嗔、癡等煩惱成智慧與慈悲,正如《維摩詰經》所示,「淫、怒、癡」皆可為修行之道。
法王進一步指出,若否定與財富相關的法門,就連密教中的黃財神、紅財神等財神法也不是佛法了。事實上,就連寺廟建設工程,無一不需資財支持。法王強調,若說錢不是佛法,那建設彩虹山莊又是為何?佛法從來不是逃避現實,而是轉化世間,讓一切成為修行之道。
開示中,法王亦詳細闡述孔雀明王的殊勝功德。祂表示,釋迦牟尼佛在過去500世當菩薩的時候,曾經在畜生道當過孔雀王,所以孔雀明王是釋迦牟尼佛的等流身。孔雀明王是由毘盧遮那佛、阿彌陀佛及釋迦牟尼佛三佛所化現,具息災、增益、敬愛、降伏四大功德,其法器包括白蓮花、孔雀羽、俱緣果、吉祥果,各有其象徵意義與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孔雀明王更具備「鎮地震法」,可透過修法與東南西北四方土之運用,避免災變。法王表示:「一公斤的土取後修法,原封不動地歸還原地,地震將無從發生。」
孔雀明王的海會眷屬更廣納上方七佛、八大天王、二十八星宿、九曜、十二宮等眾,堪稱法力無邊。其大法可祈國泰民安,小法則可應對各類疫病災厄,如豬流感、新型流感等。
在互動就是力量環節,來自台灣的弟子問:
1. 一般在家眾都有家庭及工作,而工作和生活環境中很難脫離財色名食睡、貪嗔癡疑慢,在家眾修行要能夠完全清淨似乎相當困難,相信許多同門師兄姐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弟子知道修行重要的是要保有清淨心甚至能夠淨念相續,每當有不清淨的念頭,弟子覺察到的時候,會以金剛經或心經的經文來提醒自己,除了每日的修法外,睡前會再念誦50遍的百字明咒希望能夠清淨身心。弟子請示師尊這樣做對嗎? 更正確有效的做法要怎麼做才對呢? 弟子祈請師尊開示教誨。
2. 密教修行的次第是先修相應法再修內法,但也曾聽師尊說過相應法和內法可以同時修,想請示師尊有可能先修內法成就然後才相應法成就嗎?
3. 內法成就在密教三成就持名成就、護摩成就及禪定成就中是屬於哪種成就? 另外,道教所謂的打通任、督二脈也算是一種內法成就嗎?
關於第二個提問,法王強調密教修行需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祂以「萬丈高樓平地起」作為比喻,指出修行之路就如建造大樓,必須從最基礎的一樓開始打下穩固基礎,才能逐步向上,最終達至圓滿佛果。我們不可能先蓋二樓、三樓,甚至101大樓,然後再補回地基。修密法必須遵守「由淺入深、次第而行」的原則。修行者應當從「四加行法」入手,包含大禮拜、大供養、四皈依、懺悔法及發菩提心等根本修持,待修持圓滿後,方能進一步修習相應法。當本尊相應成功,才能進入內法的修持;內法圓滿之後,才是無上密與金剛法的進階階段。
若忽略四加行的實修,後續的密法修持將無從著力。因為本尊未相應,便無法獲得加持與內法的真正生起。四加行是所有密教的地基,包含大供養、四皈依、懺悔法、發菩提心。四加行最重要,其中以大禮拜法尤為重要。
回歸第三個提問,法王指出,道家講究「打通任督二脈」與「通三焦」,其中三焦即指上丹田(上元,位於眉心印堂處)、中丹田(中元,位於心際)、下丹田(下元,位於臍輪)。當三焦通暢,氣脈流轉順暢,便有助於任督二脈的運行,這與密教的內法原理頗為一致。
法王強調密教三種主要的成就方式:「持明成就」是透過持咒而產生光明;「護摩成就」則是在護摩中召請本尊、與本尊融入相應;而「禪定成就」就是三昧耶,意指能夠心念專一,清除妄想雜念,《楞嚴經》也將會講到三昧耶。
關於第一個提問,法王認為這樣做已經很好。通過念誦百字明咒、金剛經、心經的經文,來提醒自己清淨念頭。法王表示念50遍的百字明咒就對了,因為百字明咒就是一個很好的懺悔法,這就是最有效的。
緊接著,法王繼續開示《楞嚴經》中的卷第一。
經文:「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而白佛言: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失我本心。雖身出家,心不入道。譬如窮子,捨父逃逝。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世尊,我等今者,二障所纏。良由不知寂常心性。惟願如來,哀愍窮露,發妙明心,開我道眼。」
法王闡釋,阿難聽聞釋迦牟尼佛的開示後,再度悲泣懺悔,五體投地,長跪合掌,向佛陳述自己出家多年,卻一直仰賴佛陀的加持與威德,未能親自下功夫修行,錯認三昧(即禪定)可以由如來「賜予」,因而迷失本身的佛性,未能真正入道。
阿難領悟自己曾誤解跟隨佛陀發菩提心出家後,也許自己不必安靜下來去修行,可仰賴佛陀施與禪定。後來體悟到自心的思維是別人無法取代的。法王在此指出三昧即為禪定,後來翻譯成三摩地。同時也強調自己的禪定是自己的,沒有所謂替代或由佛陀給予。阿難感歎自身雖是出家相,但心未真正出家,與俗人無異。若無真實修行,終究空轉輪回。正如阿難所言:「今日乃知,雖有多聞,若不修行,與不聞等。」僅聽聞而未實踐,如空談飲食,終不能飽。
談及「二障所纏」,法王解釋所謂「二障」,即「煩惱障」與「所知障」——前者來自內心情緒困擾,後者則是錯誤的知見與執著。祂強調,世間萬法無常,如美貌會隨時間凋零,知識若未契入真實,亦是障礙。經中阿難表示,眾生因被兩種障礙所困,而不知道佛性、清淨及光明真心,望佛陀慈悲開示,讓修行的清淨眼能夠打開。
法王表示,其實我們所知的障礙相當多,想明白佛性是相當困難的。佛陀後來會用比喻的方式,講出佛性。在此法王結束精彩的法語開示,並慈悲賜授現場與會大眾「孔雀明王法」灌頂,法會圓滿結束。
------------------------
#彩虹雷藏寺法會報名 鏈接: https://tbs-rainbow.org/Donate
#孔雀明王
下個星期日法會主尊為 #聖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