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2日西雅圖雷藏寺蓮花童子本尊法同修報導
【西雅圖雷藏寺訊/蓮花因茵】
2025年7月12日西雅圖雷藏寺恭請聖尊蓮生活佛盧勝彥主持蓮花童子本尊法同修,溫馨祥和的氣氛瀰漫整個祖廟,所有弟子懷著虔誠與歡喜的心恭迎聖尊蒞臨。本週甫到的海內外朝聖弟子們依序起身向聖尊自我介紹,有些同門是首次來到祖廟,感動之情溢於言表。
本尊法儀軌結束後,眾等隨著聖尊的帶領頂禮歷代傳承祖師及同修主尊後,以熱烈的掌聲恭請聖尊為大眾做寶貴的法語開示。
首先為弟子的提問釋疑解答。
弟子問:轉世的佛母、空行母或天女,是否一定會現女相?或者也會現男相?
聖尊答:《地藏經》中提到,行者唸《地藏經》、恭敬地藏王菩薩,將來轉世便能夠依其意願現男或女相。
如果現男相,相貌會英俊、高大,生長在富貴人家;如果現女相,轉世會成為王妃或者是公主,相貌如天女一樣。
轉世輪迴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想轉什麼就轉什麼,你有共業、別業,就不能隨意轉成女相或男相,除非你本身是佛母、空行母、天女,你有法力,你意願轉什麼,就可以轉什麼。
接著講述《大佛頂首楞嚴經》。
此段是延續上回所講,釋迦牟尼佛問阿難:「你為什麼看見?」阿難回答:「因為有日光、月光及燈光,所以看得到,如果沒有這些光,就看不見。」
「阿難。若無明時。名不見者。應不見暗。若必見暗。此但無明。云何無見。」
釋迦牟尼佛說:「如果看不到光明就叫看不見,那麼因為看不見,你應該同樣看不到暗,這不叫不見,因為你還是見到暗。什麼叫做『不見』呢?」
「阿難。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今在明時。不見暗相。還名不見。如是二相。俱名不見。」
若在暗時,不見明故,名為不見,而明的時候,看不到暗,又叫做不見。這是兩個相,其實都應該是不見。
「若復二相自相陵奪。非汝見性於中暫無。」
光明跟黑暗摻在一起,那麼你的見相是在中間,非汝見性於中暫無。
「如是則知二俱名見。」
因為這緣故,其實都是可以看見的。
「云何不見。」
那為什麼講不見呢?
「是故阿難。汝今當知。見明之時。見非是明。見暗之時。見非是暗。見空之時。見非是空。見塞之時。見非是塞。」
所以,阿難,你現在應該要知道,當你看到光明的時候,這個「看見」不是光明;看到暗的時候,這個「看見」不是暗;看到空的時候,這個「看見」不是空;看到前面被擋住時,這個「看見」並不是被擋住。
「四義成就。」
你要知道這四種意義。
「汝復應知。見見之時。見非是見。」
這樣就能知曉,所有的「見見之時,見非是見」,看到的就是沒有看到。
「見猶離見。」
看到了,就離開看見。
「見不能及。」
你根本看不到。
「云何復說。因緣自然。及和合相。」
所以不能講那是因緣,也不能講是自然、和合相。
所謂「因緣」,是指因為看到光明就看不到暗,看到暗就看不到光明。「自然」,是指本來就這樣。「和合相」,就是光明跟黑暗混合。
「汝等聲聞。狹劣無識。不能通達清淨實相。」
你們這些修小乘的聲聞,根本沒有見識,不知道什麼叫做清淨實相。
「吾今誨汝。當善思惟。無得疲怠妙菩提路。」
我現在訓誡你們,要好好的思考,不能因此就懶惰不修行,在菩提道路上停滯。
一般人的看見,是因為有陽光、月亮、燈光,使我們能夠看見,但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看見,是沒有明相,也不是暗相,不是因為明、暗、空、堵塞才看得到,祂講的妙明真心,是無所不在,沒有名相,不能夠講的。所以,阿難一直問,釋迦牟尼佛一直解釋,解釋了半天,阿難還是不懂。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為我等輩。宣說因緣。及與自然。諸和合相。與不和合。心猶未開。而今更聞見見非見。重增迷悶。」
阿難跟釋迦牟尼佛說:「佛為我們聲聞講妙明真心不是因緣、自然、和合、不和合,我們的心還是沒有開悟,現在更聽佛講見見非見,更增加我們的迷惑。」
「伏願弘慈。施大慧目。開示我等。覺心明淨。」
釋迦牟尼佛,請祢慈悲賜予我們智慧,為我們開示,讓我們的心能夠清淨,擁有真正的妙明真心。
「作是語已。悲淚頂禮。承受聖旨。」
阿難哭著向釋迦牟尼佛頂禮,祈求祂趕快開示解惑,讓小乘聲聞能夠開悟。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大眾。將欲敷演大陀羅尼。諸三摩提。妙修行路。」
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非常同情阿難跟所有的聽眾,即將敷演大陀羅尼、如何進入三摩地的微妙修行之路。
陀羅尼就是真言。佛陀要敷演大陀羅尼,就是要講楞嚴心咒。
「告阿難言。汝雖強記。但益多聞。於奢摩他。微密觀照。心猶未了。汝今諦聽。吾當為汝分別開示。」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你雖然記憶力很強,但只是多聞,聽得比別人多。在入三摩地的時候,你的觀照、看你自己的心、觀照所有一切,還沒有到地頭、還早,你今天好好的聽,我為你分別開示。
「亦令將來。諸有漏者。獲菩提果。」
同時也讓將來走修行之路的人,能夠獲得無上正等正覺。
「阿難。一切眾生。輪迴世間。由二顛倒。分別見妄。」
阿難尊者,所有的眾生輪迴世間,是因為有妄見。
因為離開正見,所以叫做妄見,世間眾生都是顛倒分別見妄。
「當處發生。當業輪轉。」
因為有了妄見、妄念,就會做錯事情,轉變為業障,因而輪迴,
「云何二見。一者眾生別業妄見。二者眾生同分妄見。」
什麼是兩種妄見呢?一個是「眾生別業妄見」,這是別業,是你個人做的惡業;一個是「眾生同分妄見」,這是共業,大家共同做的惡業,如飢荒、戰爭、瘟疫。
所以行者必須要有正念、正見,知曉八正道、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走在八正道上就屬於正念,否則就是妄念。
阿難根本只是聽,他沒有實際上真正修行的功夫,所以,修行必須要入三摩地才是真正的修行,從專一去體會出來。
聖尊慈悲開示,深入淺出的講解,眾弟子聞法得益,對《楞嚴經》的義理與妙明真心有更深入體會。隨後,聖尊加持大悲咒水、開光佛像,並加持與會大眾,同修圓滿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