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 觀世音菩薩本尊法同修速報

2025年10月11日 觀世音菩薩本尊法同修速報
文/TBSN

*人生免不了病痛,但聖尊仍祝福弟子與自己身體都可以健康
*你問我答:修行就是有進有退,這是很自然的現像
*楞嚴經精華:意識、眼根與色塵本身都沒有自性

聖尊開示:
人生老與病是大家都免不了的。聖尊也感恩佛菩薩的加持自己這一生沒有生過什麼大病,也不需要動手術。聖尊也祝福所有的弟子身體健康、無病無災以及大家都能暴富。

你問我答

馬來西亞蓮花譚俊翔

頂禮師尊蓮生活佛

1.弟子小時懵懵被帶來來真佛宗皈依和無數次的參加法會灌頂,隨著我長大了去的次數越來越少,中間沒接觸好些年,甚至期間還對師尊的信心動搖過。在因緣成熟和佛菩薩牽引之下我突然開始誦地藏經兩年多,我又開始回來真佛道場參加法會和同修,開始堅固信心,弟子時時慚愧和懺悔。想請問師尊弟子需要重新做皈依灌頂嗎?

2.現在弟子回來開始每天修上師相應法。請問這對嗎?還是弟子需要先修四加行法呢?
感恩師佛法語開示

聖尊回答:若弟子皈依過,在中間的過程有中斷修法或者參與法會,其實也不需要重新灌頂。行者只要有心,一切都會成。皈依只是一種形式。每一次的修法都是在皈依,每一次的修法都是在做灌頂。

第二個問題,是四加行法還是上師相應法就看行者的緣分。兩者都是可以的,上師相應法是六加行的部分。

聖尊說修行就是有進有退,這是很自然的現像。如同走路,總會有跌倒的時候。

楞嚴經

《楞嚴經》卷第三

《楞嚴經》卷第三
復次阿難。雲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雲何識知是虛空性。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雲何成界。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聖尊解釋經義:意識是眼根與色塵誕生出來的。眼睛看到不同的東西,才會產生不同的識。眼睛若沒有看見,識也不會存在。識本身也是一種虛妄,因為他既不是從虛空來,也不是從眼根來,也不是從色塵來。眼根、色塵與意識這三樣東西是沒有自性的。

色塵會變化,人也是一直不斷地在變化當中。識是隨著眼睛與色塵所結合的因緣而產生的眼識,在這當中沒有什麼自性。

聖尊在開示的最後有提到:心只要無漏就是成就了。無漏法的最後一個無漏就是漏盡通。心無漏要與身無漏合起來就是成就。

請佛住世長壽佛心咒 「一生一咒」800萬遍上師心咒活動,從今年師尊的佛誕日正式啟動,請參加者到TBSN官網以下鏈接登記資料: 每持滿十萬遍上師心咒者,宗委會將把名單呈給師尊加持。每持滿一百萬遍者,將列名護摩法會功德主,資料請師尊主壇護摩法會時下護摩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