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王的書箋】📕眾生之所以輪迴,就是因為有「我」。「我」產生了執著,產生了無名妄想。因此無我,也是修行中不可缺少的一環。《「無我」是第一步 為什麼無我是修行的第一步? 》蓮生法王盧勝彥開示集196【清涼的書箋 】在一次弘法的行程當中,有一位「洋人弟子」,他叫「高登」,他站了起來,提出一個問題,他說:「佛教的理論確實和基督教、天主教的教義大不相同。」「我們西方人,只禱告上帝基督拯救我們,從來就沒有自己救自己的。而且,也沒有自己能變成上帝的道理。」「佛教一直強調『空慧』的道理,很重視空與無。在天主基督來說,我們從來不談『空慧』,這『空慧』到底有什麼用?」高登又問:「盧師尊常常叫我們要修行,修行不是只喊口號,而沒有實際的行動,我們修行的第一步是什麼?關於這兩點,我不太明白,請告訴我,好嗎?」●我的答覆如下:佛教的教義,確實和天主教、基督教不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和眾生平等。凡夫經過修行,得到正覺,即可成佛。(基督教、天主教,眾生是眾生,上帝是上帝,上帝永遠是上帝,眾生不可能修成上帝,最高只是因上帝的拯救,進入天國)●佛教一直在談「空」的智慧,佛又自稱「空王」,又是唯識的第八識如來藏,又是中觀的「自性有」,中觀的「自性空」。又是「色空不二」。又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三昧」。「空有無礙宗」。「空見」。「空如來藏」。「空宗」。「十八界空」。「四空天」。「空觀」等等等等。維摩詰經:「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萬善同歸:「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無實性故,是不斷滅之無。」小乘:「觀法緣起,內無真主,是空義。」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無不極,所以究竟空義。」我如此說:「佛教一直講空慧的義理,是思想的方法,是解決人生的問題,很簡單的說,有了空慧,才能斷盡人生的煩惱,如果不是空慧,煩惱如何斷盡?所以要斷煩惱,不講空慧不行。」高登問我,修行的第一步是什麼?我不假思索的回答:「無我是第一步!」這「無我」也是從「空慧」而來。「無我」才能破除「愛恨」、「利害」、「得失」。很簡單的說,自私自利、計較利害得失、心胸狹小、目光短淺、卑鄙小人,全是「自我」所生出來的。修「無我」。自然「忘我」、「捨己」、「無私」、「利他」、「大善」、「大愛」。「為眾生想,不為自己想。」「無我」是修行的第一步,是聖人的第一步,是成菩薩的第一步,是成佛的第一步。接著是「人無我」、「法無我」了。
閱讀更多法王金句,請點擊:
https://ch.tbsn.org/verse/index.html
🔮歡迎點讚及分享
「真佛宗全球資訊專頁」: www.facebook.com/syltbsn/
「真佛宗全球資訊網TBSN」: ch.tbsn.org
「真佛宗資訊站」: www.facebook.com/groups/tbsstation/
Line id : @tbs0518 或點擊加入: https://line.me/R/ti/p/%40tbs0518
IG id:@TrueBuddha_School 或點擊關注: https://www.instagram.com/truebuddha_school
Telegram id: https://t.me/syltbsn
Whatsapp: https://wa.me/601135796185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H2D4xaKkqM8wD2LebMo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