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法王的書箋】

📕小草要長得美,要有陽光、水、好的肥料、好的土壤,要時時修剪。修行要好,又該用甚麼樣的態度與精神面對生活與戒律?

《修行與戒律》

蓮生法王盧勝彥開示集640【#偕汝談心(一) 】


修行如同草長。佛教的戒律完全就是一種嚴格的訓練,使你合乎於行者的一個標準。

今天是聽璧珍法師她談「從自然生活當中體會修行」。


其實你看雲,也可以聯想。我們在做供養的時候,要看雲,要觀想整個宇宙之間,都是一種供養的雲,供養如雲一般。


我們看流水的時候,也會體會出水的這種柔性。對風、對陽光、對大地、對綠色的草,甚至於看松樹,你也有心靈上的一種體會。


曾經看過一部佛教的電影,有個師父,在寺廟面前掃地,就是掃那些落葉,掃成一堆、一堆的。


有一位童子過來問他,說:「你為什麼要掃這些落葉呢?因為你今天掃了,它明天還會再落。你不如等它全部落完了你再掃,為什麼每天都要掃?」


這個師父沒有回答他,只是把掃把,交給那個童子。


這個含義已經很清楚了,就跟璧珍法師剛才所講的,你每天都要掃,修行是每天都要修的。不是等葉子全部落光的時候,你才一次把它清掃,每天都要做,這個含義很深。


結果那個童子,拿到那一把掃把的時候,就望著師父的背影做禮拜。因為他已經教他了,把這個掃把拿給他,你就是要做。


璧珍法師講的第二點,看到這些草,長出來以後,就被割除掉。割除掉以後的草,又會再長。


美國的草,都是這樣子的,他灑一些肥料,讓它長得又綠、又好,吸收水份,又有陽光照。然後讓它長出來以後,又把它割掉,好像一直在做循環的一種工作,但其中也有它的意義存在的。


它的意義是什麼呢?要保持那一種整潔、那種美,一直在保持那一種美。草不施肥料,不給它水,它不會長得很美。但長得很美;很茂盛的時候,又要把它剪齊,要變成整齊,也是一種啟示。


佛法裡面有講,修行如同草長。你看不到它在長,事實上在長。你每天只要很認真的為它施肥、給它陽光、給它水,修行的那一種功力,一直在增長。


但不是你今天修了,你今天就看到那個草,你每天去看那個草有沒有長,看不出它有長,但事實上是在長。


所以只要有陽光、有水、有好的肥料、栽培好的土壤,它就會長。這表示我們行者在前進當中,就如同草在長一樣。雖然看不到草在長,事實上是在長。我們要從自然界的觀察當中,去體會修行。


就像我昨天講的,你每天要整理內務。所以我想,有一天我教大家摺棉被,我在軍中的時候,是摺棉被內務高手。


當初我們去五中心的時候,第一天,所有的人把棉被通通帶到操場,到草地上,棉被舖下來,每一個人舖自己的棉被。


開始的時候要拉,把棉被拉得很平,開始摺棉被。教你怎麼摺棉被;那是要兩邊摺過來、摺過來,摺成兩層,然後這邊再兩層,這邊一層,每摺一個的時候,要拉得平,把線通通拉出來,這樣子摺起來才是四四方方像豆腐一樣的,切的平平的,四四方方的,裡面是有稜有角的。棉被摺好,放整齊。


晚上睡覺,打開,睡了。第二天早上起來,又摺。天天做同樣的事情,訓練你整齊劃一,每天都要做的工作。


不是像一種哲學一樣,他們說:「反正明天又要蓋,反正後天又要蓋,為什麼要摺它呢?」一起床,腳一踢,棉被就到腳底下了,你起來。晚上拉過來,就蓋上了。第二天早上腳一踢,又這樣子了。


這是一種訓練,很多事情都是一種訓練,都是在做訓練。


我們人生本身來講,你受了嚴格的訓練以後,你一切都會合乎於這種戒律跟標準。佛教的戒律完全就是一種嚴格的訓練,使你合乎於行者的一個標準。


你自己本身,假如不注重戒律,不注重你生活的那一種標準,跟你的次第的話,在這一生當中,你會很散漫、很放逸的。


學佛當中,像禪宗的哲學裡面,很多禪跟生活是有關係的。挑水,也是一種禪。你在生活當中,你不浪費一滴水,也是一種禪。每天反覆做同樣的事情,是一種禪。早晚敲鐘,也是一種禪。


敲鐘有敲鐘的偈,敲第一個鐘,代表什麼?敲第二個鐘,代表什麼?敲鐘有敲鐘的偈,那都是生活上的一種體驗。譬如吃飯,我們密教是做供養,它有它的規矩。


以前假如是在顯教的寺廟裡面,出家人本身端坐,在家的居士、裡面的義工,他要盛飯給你,你都是不講話的,就用筷子去比。筷子比怎麼樣子,表示吃飽了,或表示還要再加一碗,或者要加湯、加什麼,都有它的規矩的。你吃過堂齋,它有它的規矩,不可以隨意走動的,人家一看你走路,就知道你有沒有修行。


我們出家人跟在家居士,有些是「濟公活佛」!「濟公活佛」是怎麼樣?穿一個草鞋,霹哩啪啦、霹哩啪啦、霹哩啪啦,就走進來了,屁股又扭得特別重,好像地震一樣,這個都是不合規矩的!


在師父面前,本身走路要很穩重,但是腳步是很輕的。不是這樣扭啊扭啊!霹哩啪啦、霹哩啪啦,這樣子走進來,好像地震一樣,然後走出去也是一樣!


其實腳步是很輕,但是姿勢是很穩重的,走路有走路的姿勢,那都是你平時修行出來的。


拉椅子是輕的,這樣輕輕提起來,放著,然後再坐下;收椅子輕輕提起來,放著,這樣子的。


不是這樣「嗄、嗄、嗄」,那都是不對的。所以任何一個碗筷出現聲音,也都是不對的。


一切行為,都是合乎行者那個標準。你在這當中,可以產生戒律出來,因為你有了這個戒律,時時收心。


再說禪衣,他們披禪衣,為什麼禪衣不用扣子把它扣著?或者用針把它別起來,就永遠不用理它。它會慢慢鬆掉,慢慢鬆掉,鬆掉的時候,你又要拿起來,又要重新再披一下,束緊一點,這個(禪衣)就會緊一點,那麼隔一下又鬆了,鬆了你又要披一次,為什麼要做這種重覆的動作?


是要你時時記得你的儀表的莊嚴,是要你時時提住你自己的心,有意義在裡面的。

否則這個禪衣,你做好了以後,經常這樣子弄幾個扣子,將來禪衣也不用這樣子披,就是從頭上套下來,套一個禪衣下來,手一伸,就永遠披住了,多好?


不是的!手經常要提住的,經常要抓住禪衣的。


這個意思就是你經常要注意你的心,不要讓它污染了。注意你的儀表,不要讓它鬆掉,它是有它的意義在裡面的。


所以一切的戒律,跟我們的生活都有關聯。


嗡嘛呢唄咪吽。


1998/03/03


文章來源:「真佛般若藏」www.tbboyeh.org/


閱讀更多法王金句,請點擊:

https://ch.tbsn.org/verse/index.html


🔮歡迎點讚及分享

「真佛宗全球資訊專頁」: www.facebook.com/syltbsn/

「真佛宗全球資訊網TBSN」: ch.tbsn.org

「真佛宗資訊站」: www.facebook.com/groups/tbsstation/

Line id : @tbs0518 或點擊加入: https://line.me/R/ti/p/%40tbs0518

IG id:@TrueBuddha_School 或點擊關注: https://www.instagram.com/truebuddha_school

Telegram id: https://t.me/syltbsn

Whatsapp: https://wa.me/601135796185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TruebuddhaschoolNet

2025真佛宗為世界祈福 「一生一咒」800萬遍上師心咒活動,從今年師尊的佛誕日正式啟動,請參加者到TBSN官網以下鏈接登記資料: 每持滿十萬遍上師心咒者,宗委會將把名單呈給師尊加持。每持滿一百萬遍者,將列名護摩法會功德主,資料請師尊主壇護摩法會時下護摩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