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63:眼睛看到色塵產生意識眼根色塵意識皆無自性盧師尊依薩迦六勢變修明點無漏法成必勝獅王昔與桃花相映紅今換皺顏髮如霜色塵皆隨光陰老妙明真心無死生。2025-10-11,蓮生活佛講授
本講次要點:
● 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
● 識是由根、塵所產生
● 根塵虛妄無自性識亦無自性
● 十八界是妙明真心的虛妄顯化
● 眼睛看到色塵產生意識
● 眼根色塵意識三者皆無自性
● 女生美醜胖瘦不同眼識也不同
● 色塵在變化眼睛所見也不同
● 當年的小女生都長大了
● 色塵會變化但沒有自性
● 眼根接觸色塵產生意識意識無自性隨色塵眼根變化
● 談婚論嫁的往事
● 盧師尊依薩迦六勢變修明點無漏法成必勝獅王
● 身無漏心無漏漏盡通得成就
● 早年軍人待遇不高生活清苦
● 師母賢慧能力好會做西服洋裁
● 師母會修理機車電器
● 師母會彈揚琴古箏鋼琴吉他
● 一家四口兩輛單車
● 色塵一直變化透過眼睛產生眼識
● 高雄屏東30km 破風少年為愛騎行
● 昔與桃花相映紅今換皺顏髮如霜
● 人都會變老時間會改變一切
● 眼根色塵意識都在變化全無自性
2025年10月11日 觀世音菩薩本尊法同修速報
文/TBSN
*人生免不了病痛,但聖尊仍祝福弟子與自己身體都可以健康
*你問我答:修行就是有進有退,這是很自然的現像
*楞嚴經精華:意識、眼根與色塵本身都沒有自性
聖尊開示:
人生老與病是大家都免不了的。聖尊也感恩佛菩薩的加持自己這一生沒有生過什麼大病,也不需要動手術。聖尊也祝福所有的弟子身體健康、無病無災以及大家都能暴富。
你問我答
馬來西亞蓮花譚俊翔
頂禮師尊蓮生活佛
1.弟子小時懵懵被帶來來真佛宗皈依和無數次的參加法會灌頂,隨著我長大了去的次數越來越少,中間沒接觸好些年,甚至期間還對師尊的信心動搖過。在因緣成熟和佛菩薩牽引之下我突然開始誦地藏經兩年多,我又開始回來真佛道場參加法會和同修,開始堅固信心,弟子時時慚愧和懺悔。想請問師尊弟子需要重新做皈依灌頂嗎?
2.現在弟子回來開始每天修上師相應法。請問這對嗎?還是弟子需要先修四加行法呢?
感恩師佛法語開示
聖尊回答:若弟子皈依過,在中間的過程有中斷修法或者參與法會,其實也不需要重新灌頂。行者只要有心,一切都會成。皈依只是一種形式。每一次的修法都是在皈依,每一次的修法都是在做灌頂。
第二個問題,是四加行法還是上師相應法就看行者的緣分。兩者都是可以的,上師相應法是六加行的部分。
聖尊說修行就是有進有退,這是很自然的現像。如同走路,總會有跌倒的時候。
《楞嚴經》卷第三
復次阿難。雲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 阿難。如汝所明,眼色為緣,生於眼識。此識為復因眼所生,以眼為界。因色所生,以色為界。阿難。若因眼生,既無色空,無可分別,縱有汝識,欲將何用。汝見又非青黃赤白,無所表示,從何立界。若因色生,空無色時,汝識應滅,雲何識知是虛空性。若色變時,汝亦識其色相遷變,汝識不遷,界從何立。從變則變,界相自無。不變則恆。既從色生,應不識知虛空所在。若兼二種,眼色共生,合則中離,離則兩合,體性雜亂,雲何成界。是故當知眼色為緣,生眼識界,三處都無。則眼與色,及色界三, 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聖尊解釋經義:意識是眼根與色塵誕生出來的。眼睛看到不同的東西,才會產生不同的識。眼睛若沒有看見,識也不會存在。識本身也是一種虛妄,因為他既不是從虛空來,也不是從眼根來,也不是從色塵來。眼根、色塵與意識這三樣東西是沒有自性的。
色塵會變化,人也是一直不斷地在變化當中。識是隨著眼睛與色塵所結合的因緣而產生的眼識,在這當中沒有什麼自性。
聖尊在開示的最後有提到:心只要無漏就是成就了。無漏法的最後一個無漏就是漏盡通。心無漏要與身無漏合起來就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