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彩虹雷藏寺蓮花童子護摩大法會報導
#TBSN蓮花麗樺報導
【聖尊蓮生法王慈悲進行「千艘法船」超度幽冥眾登彼岸】
2025年10月12日,彩虹雷藏寺恭請蓮生法王主壇「蓮花童子」護摩法會。法會進行至供品下爐、演化「息增懷誅」手印之際,法王忽停咒音,慈示感應無數幽靈祈求超度,遂即開啟「千艘法船」,為主祈者祖先及一切有緣幽冥眾祈願俱登西方極樂。全場肅然感動,掌聲不息。
【蓮生法王親領「千艘法船」超度法】
法王祈請瑤池金母與虎頭金剛加持,化出千艘法船,復請地藏王菩薩攝召幽靈登船,阿彌陀佛放白、紅、藍三色光明加持,使亡靈清淨升空,航向極樂淨土。(完整儀軌請參閱世界真佛報。)
護摩圓滿後,法王預告下週日(10月19日)下午3時將舉行「大力金剛」護摩法會,並示範大力金剛手印,口誦心咒「嗡。嘛哈巴拉耶。梭哈。」,開示「大力金剛是真佛宗誓願中的護法金剛」。
法王開示關於千艘法船的超度,是依仗諸佛菩薩的功德與慈悲,尤其仰賴阿彌陀佛放無量光加持,使一切幽冥眾身心清淨、業障消除。法船在一念之間已航抵極樂世界,眾靈得以再修行、再成就。
【蓮花童子法脈遍諸佛淨土】
法王開示,「蓮花童子」是貫穿諸佛淨土與密教傳承的重要象徵。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皆屬蓮花童子;香巴拉淨土第二代白蓮花王、蓮華生大士皆承此法脈。
法王指出,過去佛教典籍中並無「蓮花童子」之名,是因自身親證西方極樂淨土,親見蓮花童子眾,方知此名真實不虛。此後再查經典,發現觀音、大勢至乃至阿彌陀佛皆為蓮花童子之部,印證所見非虛。
法王進一步開示,密教白教的大手印法,原由本初佛傳予寶意童子與寶上童子,而二者皆是蓮花童子,因此大手印的祖師根源亦出自蓮花童子法脈。蓮華生大士為密教初祖,自蓮花化生,最清淨無垢,祂亦即蓮花童子之化身。
法王並提及敦煌石窟第314窟,內部壁畫描繪諸多蓮花童子形象,為歷史上罕見的佛教藝術寶藏。日本二玄社出版的研究資料中亦記載,佛陀、彌勒菩薩及「蓮花手菩薩」同現於一窟,其中「蓮花手菩薩」也是蓮花童子之身分象徵。
在互動就是力量環節,來自台灣的弟子問:
(1)行者跟上師跟本尊合一是真同時也是如幻三昧嗎?這便是師佛所說的太陽餅中沒有太陽嗎?
(2)行者跟本尊合一,自然本尊願力也是行者願力,正確說應該也不是發菩提心,更談不上所謂的功德了,因為本來就是該做的,是嗎?
(3)前三三,後三三,跟師佛之前說的奈何不得,誠如天女那時問舍利弗,為何拂去葉子呢?師佛覺得五濁惡世,是否如同片葉一般,也如天女那問舍利弗不急拂,是嗎?可否常住世間不急拂?
法王開示:太陽餅裡當然沒有太陽,就像老婆餅裡沒有老婆一樣!全場莞爾。隨即轉入法義,法王說明:所謂「如幻三昧」,即了悟世間一切皆幻。《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此娑婆世界本是如幻,唯從幻中證出真如,方為如幻三昧。
法王進一步開示,修行者、環境與所修之法,皆屬幻境。當你從幻相中開悟,證得真理,那個覺悟的境界,就是「三昧」。《楞嚴經》所說的「妙明真心」,正是這個三昧。若未證悟,只是如幻;證悟之後,方顯真如。
行者與本尊合一 魯拉姆塔顯真如
針對第二個問題「行者與本尊合一」,法王慈示:合一在藏語稱為「魯拉姆塔」。行者與本尊的合一,其實是以幻合幻。行者的身是假,本尊的形亦如幻,兩者相應時,所顯現的是真如。
法王說明:本尊的願力即是行者的願力,修行者若能經常憶念本尊之願,隨願而修,力量自會產生。「魯拉姆塔」所指的,就是此願與願相應的境界。
法王進一步闡述:真正的功德,不在於「有所為」。如《金剛經》所言:「所謂功德,非功德,方為功德。」若你執著於發菩提心,反而不是菩提心;若不執著於菩提心,反而顯現真菩提心。
關於第三道提問,法王首先說明經典中提到「花葉落於菩薩身上不著,而黏於阿羅漢身上卻拂之不去」,其關鍵在於境界的不同與心念的執著。真正的行者,如維摩詰居士,「百花叢中過,片葉不留身」,因其心無染著,不受外境影響。
法王指出,菩薩不受汙染,無論花黏葉著,皆不影響其清淨自性;阿羅漢則不同,因遵守釋迦牟尼佛戒律,不得持花,一旦花黏身上,即視為犯戒。由此可見,菩薩雖身處五濁惡世,仍安住清淨;而阿羅漢則需嚴守戒條,以防心境被擾。
法王接著幽默地回應:「你問可不可以長住世間,不急著把這些拂掉?如果你是菩薩當然可以;但若不是菩薩,那些東西會對你產生影響,連阿羅漢都不行啊!」
法王進一步開示:若你能長住世間而不被染污,那你就是菩薩;若你還須急著拂淨,代表仍在學道之階。並笑言:「如果你真是菩薩,就不會問我這問題,可見你還不是菩薩嘛!」
法王舉維摩詰居士為例,祂是金粟如來化身,已達佛境界,不受花塵所動,故「百花叢中過,片葉不留身」。
緊接著,法王開示《楞嚴經》中卷第三,經文如下:
阿難。又汝所明,耳聲為緣,生於耳識。此識為復因耳所生,以耳為界。因聲所生,以聲為界。阿難。若因耳生,動靜二相,既不現前,根不成知。必無所知,知尚無成,識何形貌。若取耳聞,無動靜故,聞無所成。云何耳形,雜色觸塵,名為識界。則耳識界,復從誰立。若生於聲,識因聲有,則不關聞,無聞則亡聲相所在。識從聲生, 許聲因聞而有聲相,聞應聞識,不聞非界。聞則同聲。識已被聞,誰知聞識。若無知者,終如草木。不應聲聞雜成中界。界無中位,則內外相,復從何成。是故當知,耳聲為緣,生耳識界,三處都無。則耳與聲,及聲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法王開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與色、聲、香、味、觸、法六塵,所生之六識皆是假相。修行者當從如幻的身心入手,「以假修真」,證入《楞嚴經》所說的如幻三昧。
法王進一步說明:「耳識雖由耳根與聲音合生,但聲會變、耳會壞,識亦隨滅。若執著聲聞,即陷於分別。」為令大眾體會,法王即興唱〈王老先生有塊地〉,示現雞叫、鴨叫、羊叫聲皆因分別識而起,耳根、聲塵、耳識三者皆無自性。
法王總結:修假成真,如幻證真。以聲入定,從分別見真如,便悟無生。
結束精彩的法語開示後,法王慈悲賜授現場與會大眾「大白蓮花童子法」灌頂,法會圓滿落幕。
------------------------
#彩虹雷藏寺法會報名 鏈接: https://tbs-rainbow.org/Donate
#蓮花童子
下個星期法會主尊為 #大力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