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第13屆 真佛宗印尼全國密營報導二

2025年10月24日第13屆 真佛宗印尼全國密營報導二
文/釋蓮追

海濱經行啟修心
經過第一日滿滿能量的加持後,隔日晨光初現,海潮輕輕撫拍,由蓮飛上師帶領眾學員們海濱經行。在峇里島的沙灘上,眾人迎著朝陽與晨風,一步一腳印,沿著海灘石板路,唸佛經行。步伐整齊、聲音洪亮,佛號如浪潮般傳遍海天。許多遊客受到聲音吸引,紛紛禮讓隊伍並駐足圍觀更有拍照錄影,見證這場晨光中的修行。

我不允許你不懂因果的馬甲
第二日授課老師分別為蓮萊上師、蓮伽上師、蓮訶上師。

首先登場是蓮萊上師以幽默卻深刻的方式開示因果法則,主題是「我不允許你不懂因果的馬甲」。

「因與果之間,必有一個『緣』。因緣和合,方成果報。」上師開宗明義的說。「馬甲」是古代戰馬的鎧甲,現代則象徵「身份代號」。上師舉例今世人們的各種現象就如同穿上的馬甲,如今世聲音清澈、高大挺拔、身材矮小、面容醜陋、愚鈍無知、耳聾目盲、為奴為僕、生貫胸國、人見人愛、人見人厭…等皆有其前因對應今世之果。

最後蓮萊上師總結道:「念頭穿上了馬甲去動作,即成行為,而我們要看懂馬甲背後的真身(念頭),這才是真修。」

道場如何超越老齡化現象
第二堂課是蓮伽上師以實際與創新的思維,探討道場的永續與老齡化。

道場如何超越老齡化現象,上師指出四大方向:
1.弘法風格年輕化:說法要貼近年輕人語言,不僅講道理,更要觸動人心。單調說教只會讓年輕人失去耐心。
2.活動設計創新化:(a)舉辦禪修營:以活潑方式引導青年禪修。(b)青年法會:讓新世代在共修中建立歸屬感。(c)文化活動:如茶藝、龍舟、音樂、攝影等,結合佛法生活化。
3.行動計畫明確化:成立「真青會」青年平台,鼓勵自我策劃。弘法創新,以創意激活弘法。舉辦生活化講座,協助青年安頓焦慮與壓力。
4.人才培育制度化:(a) 發掘有熱情、有才華的青年。(b) 初期培育:擔任小組長、義工、文宣或活動策劃。(c) 進階栽培:邀入理事會,成為管理骨幹。(d) 長遠規劃:鼓勵成為助教、講師,甚至立願出家,成為法脈承繼者。
上師強調:「健康長壽與心態年輕息息相關。心年輕,身自然健康,道場也就永續。」
最後,蓮伽上師殷切的期許:「長者成為導師,中生代傳承法脈,年輕人開創未來。」為本堂課圓滿總結。

如何保持修行的精進
第三堂課由蓮訶上師、蓮伽上師聯合授課,指出:「六度萬行中,唯『精進』貫穿始終。」
「一日不修,一日為鬼。」上師強調榜樣的力量,根本上師蓮生法王即是精進的真實典範,六十年如一日,無有懈怠。
上師提出修行要訣如下:
1.有固定時間、地點修法,修行要有規律。
2.要事優先,高效修行的關鍵。
3.善用科學方法,以智慧規劃時間。
4.與眾同行,共修共勉,一個人可以跑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
5.工作即修行,將日常工作與修行綑綁在一起。
上師總結道:「修行要融於呼吸之間、行住坐臥之中。今日精進,即為未來種下解脫的種子。」

以真佛密法消除煩惱
第四堂課由蓮訶上師講述眾生煩惱的根源:「妻、財、子、祿、壽」,並以蓮生法王第300冊文集《回歸星河》為依據,詳述「四加行」滅煩惱之法,如:
1.大禮拜法—折服我慢。
2.四皈依法—增長信心與善力。
3.大供養法—止貪練捨。
4.大懺悔法(百字明咒)—消除習性業障煩惱。百字明咒是空性之咒,能化一切為空、包含化空業障與粗煩惱。
蓮訶上師強調:「四加行之精髓,皆為戒定慧,實踐勤修,即能破貪瞋痴三毒。」並提醒:「粗煩惱可由咒力滅除,細煩惱則需禪定轉化。」最後以精闢法語作結語:「密教的特色,即行者向前走一步,佛菩薩向你走四步。」

夕照放生 慈悲遍灑海天
在夕陽餘暉下,熱氣漸消,主辦單位特別恭請蓮滿長老主壇一場海灘放生活動。眾人依照《真佛放生儀軌》進行,主壇長老為放生動物(海龜、飛鳥)先做皈依:
皈依根本上師,令汝等不墮邪道,得入佛智。
皈依佛,令汝等不墮地獄。
皈依法,令汝等不墮餓鬼。
皈依僧,令汝等不墮畜牲。
隨後在咒音的加持聲中,每人手捧小海龜,當浪花輕拂腳踝,無數生命被放歸大海。接著鳥籠開啟,群鳥振翅而飛,映照晚霞,場面感人。
眾等願今日放生者與被放生者,同結法緣,永離輪迴苦,慈悲流動於天地,法喜充盈於心海。

精進不懈與微風同聲
第二天的課程自晨曦至夕照,從經行、聞法到放生,貫穿整天的修行脈動。學員們不僅領受法義,更親證行持的力量。峇厘島的微風中,響起蓮生法王教法的回音—「活著一天,修行一天。」

請佛住世長壽佛心咒 「一生一咒」800萬遍上師心咒活動,從今年師尊的佛誕日正式啟動,請參加者到TBSN官網以下鏈接登記資料: 每持滿十萬遍上師心咒者,宗委會將把名單呈給師尊加持。每持滿一百萬遍者,將列名護摩法會功德主,資料請師尊主壇護摩法會時下護摩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