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5 『與佛同在』

2019-05-25 『與佛同在』系列之專題報導

《TBS西雅圖報導》

緣起是在午餐時談起一則新聞。新聞的內容是有某人的母親在上洗手間時,因有便秘的問題,太過於出力,而出現了短暫記憶力倒退的現象。師尊提到記憶力是會被改造的。就像瞎子摸象一樣,到底是像牆、還是像蛇,兩個加起來你的記憶力就混亂了,所以記憶是屬於混合記憶體。記憶力本身就是一個模糊的印象,也會變化的,不是很單純的一個記憶。

我們人的心念,是很微細的物質,它會起變化。記憶力也是一樣,是屬於心念當中的一項。還有跟睡眠一樣,睡眠是離開了自我控制的另外的一個心念,因為晚上做夢的時候,你沒有辦法控制那個夢,也是另外一個你在腦海裏面。大家以為說睡眠就靜止了心念,因為你在睡眠當中你還是會有念頭在裡面,但那念頭是你無法去控制的。心的研究真的是很複雜的。

其實心經裡面已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就是在最深的三昧地的時候,祂照見五蘊皆空,什麼都沒有。那個是到達了非智三摩地,你沒有用心念的三昧地,那個才是真正的開悟。你如果還是攀緣,你攀住一種緣,好像你在數息,數一二三、一二三數息,做精神統一訓練的時候,那個就有智三摩地,也就是攀著一種緣的三摩地,那個還不是真正開悟。

所以按照觀世音菩薩所說的,要到這個心經裡面禪定的境界,是非常困難的。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表示心跟物是合一,心就是物,物就是心。物是比較粗糙的,心是比較微細的,其實都是物質。所以在心經裡面所講的話,完全是開悟的境界。我們人把物跟心分開來,分成兩種東西,心靈的歸心靈的,物質的歸物的,其實是錯誤的。

佛性的比喻像看電影,你是一個觀眾進到電影院裡面看一場電影。這電影裡面所演的,你就是主角。你自己是主角,經歷了電影裡面的情節,這就是動,它在動,電影的情節就是屬於動。有時候你是光明的,這就是悅性。有時候你是黑暗的,這叫惰性。所以你的心念裡面有光明的,也有黑暗的。光明當中有黑暗,黑暗當中也有光明,善不是單獨的善,惡也不是單獨的惡,惡中有善,善中有惡。

那佛性是什麼呢?佛性就是這個觀眾,本來你看一場電影是跟你無關的,你完全是局外人,你只是在欣賞一場電影。你能夠體悟到佛性本身是如如不動的,不受心、物的影響,才叫做開悟。你如果受電影裡面的情節影響,那不算開悟,你已經混在那個心、物裡了,就把佛性混在心物裡。你完全能夠看到自己的光明,自己的黑暗,自己一切的活動,一切非常清楚明瞭,這個才是佛性。

佛性不是完全無知的,佛性是有知的,但它屬於是旁觀者,完全是獨立的。它是絕對的。按照佛所領悟到是這樣,一般人領悟不到的。
所以有人講說,人進入地獄,為什麼他會進入地獄?是他的身體跟他的心進入地獄,佛性是不進入地獄的,佛性是旁觀者。有人提問 : 在地獄受苦的眾生,在那個時候,他們的佛性是屬於什麼狀態?他們的佛性並沒有跟他們在一起,佛性是不會受地獄之苦的。所以講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個就是佛性。

(敬請期待師尊更精彩的下集法語開示)
弟子一心感恩無上根本傳承上師。

2025真佛宗為世界祈福 「一生一咒」800萬遍上師心咒活動,從今年師尊的佛誕日正式啟動,請參加者到TBSN官網以下鏈接登記資料: 每持滿十萬遍上師心咒者,宗委會將把名單呈給師尊加持。每持滿一百萬遍者,將列名護摩法會功德主,資料請師尊主壇護摩法會時下護摩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