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31日彩虹雷藏寺瑤池金母護摩法會報導

2025年8月31日彩虹雷藏寺瑤池金母護摩法會報導
#TBSN蓮花麗樺報導

2025年8月31日,西雅圖彩虹雷藏寺恭請聖尊蓮生法王親臨主壇瑤池金母護摩大法會。現場善信雲集,全球同門亦透過網路直播同霑法喜。護摩圓滿後,法王預告9月7日(星期日)下午3時,將舉行「地藏王菩薩護摩法會」。

法王開示地藏王菩薩為八大本尊之一,佛陀在忉利天為母摩耶夫人說法時,曾將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眾生託付給地藏菩薩。這一段因緣在佛教界廣為討論,因為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薩、慈悲第一的觀音菩薩,並未受佛陀付囑,唯有地藏菩薩承擔此重任。宗教界有人認為,原因在於地藏王菩薩發下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其願力最大最深,故佛陀將六道眾生交付於祂。而且在八大菩薩之中,僅有地藏菩薩現出家相,以僧相弘化,慈悲攝受六道。

關於是日主尊,法王強調真佛宗與瑤池金母因緣深厚,祂感念說:「沒有瑤池金母,就沒有盧勝彥;沒有盧勝彥,就沒有真佛宗,也沒有雷藏寺。」若非遇見瑤池金母,自己的人生將止於測量官職涯,而不會有今日弘法利生的生活。法王感恩瑤池金母成就一切,並以印尼生日歌獻上祝賀。

法王進一步開示,瑤池金母法門廣大,其中「千艘法船超度」即是以瑤池金母與虎頭金剛為主尊,普度無量眾生,功德無邊。

談及歷史文化,法王提到敦煌石窟的寶貴記錄,其中可見釋迦牟尼佛、瑤池金母、東華帝君與蓮花童子同現壇場,印證真佛宗傳承的深厚根源。法王亦引述《敦煌石窟研究》(蘭州大學出版),其中明確提及蓮花童子,並將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並稱為蓮花童子,顯示蓮花童子的法緣廣泛而深遠。

在互動就是力量的環節,來自馬來西亞的弟子問:
每次同修後,弟子都以十分鐘分享個人的修法心得及講閱師尊「密教大光華」文集上所細說修法的觀想法,及個人平時修法上較容易又細膩觀想方法,讓大家對真佛密法有更深入瞭解。
事後卻被質疑不得做分享:
1.是說沒開悟者不得分享,若不是上師不得分享。
2.如師尊的文集也不得做讀閱分享。分享就等於在傳法,那已經觸犯宗派條規是犯戒越戒的做法,因果須自負...至於同門在文字上的障礙或理解上面,那是他們個人的因緣。
受過鈴杵灌頂,每回修法弟子都以金剛鈴杵做結界,但從來也不是用於息、增、懷、殊、法給同門加持。
同門卻說即使受過灌頂,那不是同門可以使用的,唯有上師才能以金剛鈴杵做結界。
弟子認為,從我們皈依「根本上師」的第一日開始,就已授記「我們都是蓮花童子」,法務上披上法袍就得廣渡眾生,利益眾生去傳遞師尊的法義。
對於以上是或否,弟子是否該繼續。懇請師聖尊蓮生活佛言教,以解心中的困惑。

法王指出,相關事務應由宗委會依章程規定處理,並建議若有爭議,宜由宗委會正式會議決議。祂提醒弟子弘揚佛法是人人的責任,度化眾生並非僅限於特定身分。無論出家或在家,皆應自度度他,這是所有弟子的使命。法王亦強調,歷代大菩薩中,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等皆未必現出家相,仍然廣度眾生,足證「度眾無有身分之別」。

同時,蓮麒上師補充,宗委會已有明確的《章程守則》,其中「附件B二」列出弘法人員可執行的法務範圍。例如金剛鈴杵在正式法務場合中,需具備助教以上資格方可使用,但若屬於個人或家庭性質的加持,則不在限制之列。

法王總結,無論宗委會規範如何細分,弟子皆可透過自身的親友、生活圈弘揚佛法;考取助教是影響正式法務的資格,不影響在日常生活中勸善度人的責任與功德。

緊接著,法王繼續開示《楞嚴經·卷第三》,經文如下:
阿難。譬如有人,以舌舐吻,熟舐令勞。其人若病,則有苦味。無病之人,微有甜觸。由甜與苦,顯此舌根,不動之時,淡性常在。兼舌與勞,同是菩提瞪發勞相。因甜苦淡二種妄塵,發知居中,吸此塵像,名知味性。

此知味性,離彼甜苦及淡二塵,畢竟無體。如是阿難。當知如是嘗苦淡知,非甜苦來,非因淡有,又非根出,不於空生。何以故。若甜苦來,淡則知滅,雲何知淡。若從淡出,甜即知亡,復雲何知甜苦二相。若從舌生,必無甜淡及與苦塵。斯知味根,本無自性。若於空出,虛空自味,非汝口知。 又空自知,何關汝入。是故當知,舌入虛妄。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法王闡釋,佛陀以舌頭的「甜、苦、淡」譬喻,說明味覺本非從舌頭而來,也不是由虛空生出;舌頭本身並無自性,乃屬虛妄,顯示「本非因緣,非自然性」。

法王進一步闡述,酸甜苦辣的感受,乃由外境觸舌而生,並非常住不變。就如同最初嚐到甘蔗是甜的,咬到後來便無味;同樣的食物或經驗,隨時間而改變感受。這正印證佛陀所說:舌根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唯有妙明真心、佛性才是真實不變。

為了幫助弟子理解,法王以現代生活舉例,指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初吻的甜美、隨時間而轉淡,都在說明「味覺與情境皆無常變化」。甚至外在的條件——如身體健康、口腔清淨與否——都會影響「味」的感受。這些變化更印證了佛陀所言,味覺的本質不在舌頭本身,而是緣起假合。

聖尊最後提醒大眾,舌頭及味覺皆屬無常、虛妄。佛性與妙明真心才是真實、永恆。修行人應從日常經驗反觀無常,進而體會佛陀智慧。

法會在莊嚴與歡喜中結束,信眾深受啟發。法王為現場與會大眾賜授瑤池金母法灌頂,全場法喜充滿,莊嚴圓滿。

------------------------
#彩虹雷藏寺法會報名 鏈接: https://tbs-rainbow.org/Donate
#瑤池金母
下週護摩法會主尊為 #地藏王菩薩

2025真佛宗為世界祈福 「一生一咒」800萬遍上師心咒活動,從今年師尊的佛誕日正式啟動,請參加者到TBSN官網以下鏈接登記資料: 每持滿十萬遍上師心咒者,宗委會將把名單呈給師尊加持。每持滿一百萬遍者,將列名護摩法會功德主,資料請師尊主壇護摩法會時下護摩爐。